第70章 計策大成功(1 / 2)

在森林中,聰明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從而嚇退百獸。

這便是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的由來。

而現在楊明如果想要擺脫難關的話,那麼也隻能采取相同的策略,利用陳都尉之威,恐嚇李師爺!

如此決定之後,楊明摸了摸木牌上雕刻著的那個猛虎下山圖,繼而用一種詭秘的笑容看向李師爺道:“這麼吧,都尉大人曾指點過我三本書,你覺得我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什麼?”聽到楊明這一句話,李師爺瞬間駭然起來,接著他顯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神情,驚疑道:“莫非你是都尉大人的門生?”

在古代,老師跟學生之間的定義很模糊,並不是隻有教書先生才會被稱為老師。

其實隻要受到有德望的長者指點一二,往往也可以用‘老師’與‘門生’相稱。

而這一點,在官場上尤為盛行。

因為想要在官場上有所作為的話,那麼必須要拉攏到更多的資源與關係。

而這其中,血緣親情與師生,無疑是兩種最為便利的關係。

血緣親情自不用多,如果能跟某個大官攀上親戚的話,日後想不發達都難。

隻可惜血緣與親情乃是生就注定的,許多人根本就不具備這種關係。

於是另一種‘師生’關係,便成為了官場上結交權貴的主流手段。

古語早已有雲:‘地君親師’,除了血緣親情與地君主之外,師生之情就是最為牢不可破的關係了

不知有多少人削尖了腦袋,都想拜入某位上位者的門下,成為他的門生。

因為這樣一來,他就跟這位上位者建立了師生關係,從而在官場上獲得提攜與特別關照。

而對於這種潛規則,李師爺自然不會感到陌生。

因為他就是拜如今的江都郡丞為師,從而獲得了現在的地位。

雖然李師爺比這位郡丞還要年長三歲,但這並不妨礙他以郡丞門生自居。

而通過這種關係,帶給了李師爺無窮好處,使得原本隻是一名書吏的他,一下子就躍升為了江都郡中數一數二的人物。

可以這麼理解,李師爺本身就是師生關係的受益者。

所以在聽到楊明這句話後,李師爺才會顯得如此忌憚。

要知道,當初他拜郡丞為師,郡丞也才指點了他一本書……《論語》。

可現在楊明卻陳都尉竟一下子指點了他三本書,這豈不是意味著楊明跟陳都尉之間的師生關係,比他跟郡丞之間的關係還要牢固許多嗎?

想到這一點,李師爺不由地害怕了起來!

關於這個陳都尉,李師爺多少還是了解一些的。雖然名義上都尉是郡丞的下屬,可因為特殊的軍政分離製度,所以陳都尉並不直接聽從郡丞調派,而是直屬於兵部。

也就是,都尉跟郡丞的地位,其實是平起平坐的,雙方各管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尤其是這個陳都尉,李師爺聽聞他乃是兵部一名大員的內侄,之所以將他派往江都任職,其實是想讓他到地方接受磨礪,日後還是會重新將他調回京城的。

這樣的人物,就連郡丞平日裏也都要禮讓三分,更何況是他這個的府衙師爺所能招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