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隱山,豐渚皇朝唯一的傳。
相傳豐渚皇朝建國之際,第一代帝尊黃大帝登山朝拜,卻被當世第一人張裴元一掌打下山腳,在山下的茅屋中待了三三夜,才敢班師回朝。
隨後黃大帝下達建國以來第一道通國聖旨:普之下,以白龍隱山為尊,若有不敬者,誅之。
自此,白龍隱山成了下修仙學道之人心中聖地,無不神往莫及。
然則,白龍隱山收徒嚴苛,素有“百年一徒”的法,
在那七十二高峰之上、三十六峻穀之中、十八通碑之側、九座通明燈之內,皆是白龍隱山精心挑選的弟子傳人,無一不是當世奇才,賦卓絕世間罕見。
然而,白龍隱山門規森嚴。
下山:登上龍巔,方可下山。
出山:離山弟子,不得自詡隱山傳人。
回山:弑師。
正因為此,世間鮮有白龍隱山弟子出沒,也無弟子敢自號白龍隱山傳人,卻也有例外:被逐出師門,趕下山。
此時,在白龍隱山最高峰濃厚雲層之上的白龍殿中,正有一名弟子接受審訊,主審官是九座通明燈之首懸燈尊者。
“七十二高峰地劣峰弟子張雲見犯上不敬,違逆門規,妄圖窺探龍巔奧秘。於今日對其審決裁判,地劣峰峰主張雲嫋陪審,十八位碑主、三十六位穀主、七十二位峰主同審。”懸燈尊者朗聲高喝,宣告審判開始。
“犯徒張雲見所犯罪過證據確鑿,已被通寶鏡記錄。尊白龍隱山門規,當逐出師門,犯徒可有自辨?”
懸燈尊者雙手背後,目無表情平時前方,周身氣息磅礴,一吐一吸仙氣湧動、神力舒展。
在萬丈大殿之中,坐著個孤零零的瘦削身影,此時正掰著腳丫、扣著腳趾縫裏的汙垢。
聽到長者問話,垂肩長發甩到背後,抬頭回道:“沒有自辨,趕我下山吧。”
完話,少年將扣完腳丫子的手指伸到鼻子邊,“嘔”的一聲甩了甩手掌,嘴裏嘀咕呢喃。
“山上待了五六年,連洗澡的地方都沒有,怎麼這麼臭?”
坐在一旁聽審的地劣峰峰主張雲嫋站起身,恨鐵不成鋼地白了眼這個肆無忌憚卻資卓絕的徒弟。
“稟尊者,徒想來是不識龍巔所在,是故誤闖冒犯,還請尊者念在徒無意初犯,從寬處置。”張雲嫋拜道。
“隱山門規豈是兒戲?”
懸燈尊者厲聲嗬斥,目光如電,張雲嫋背後生冷發寒,不敢再求情。
“是啊,師傅,你就別白費口水了。”
那堂下少年絲毫不領情,施施然道:“龍巔龍巔,那裏麵肯定有白龍的秘密啊,我去龍巔就是找白龍去的,怎麼可能是無意誤闖呢?我就是故意去的,判我下山吧。”
少年一番話出,眾皆嘩然,這個少年弟子竟然如此膽大,連龍巔都敢擅闖。
張雲嫋從高堂之上飛身而下,抬手一巴掌朝少年臉上扇去。
“嘭”
少年抬起手腕擋住,嘻嘻笑道:“師傅,我臉皮厚,別打疼了您的手。”
“你···”張雲嫋指著張雲見,氣的不出話來。
懸燈尊者繼續道:“犯徒既無自辨,地劣峰峰主張雲嫋可有處置。”
張雲嫋氣急,指著張雲見罵道:“讓七十二峰弟子輪流揍這子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