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彌補(1 / 2)

叔浣叔顯已看見廣陵軍營,此時楊光鑫和趙華農已到叔浣麵前。

“來將可是廣陵軍營將士?”叔浣問道。

楊光鑫趙華農下馬跪拜,“左將軍楊光鑫、驍騎將軍趙華農拜見王爺。”

陳叔浣陳叔顯急忙下馬,“二位將軍不必多禮。”

“敢問王爺,兩位都是我家王爺的兄長嗎?”為了確認身份,楊光鑫還是再三問了一下。

陳叔浣道:“陳叔浣,叔月的同胞大哥。以前官拜攝政親王,此時一介草民。”

陳叔顯道:“陳叔顯,叔月的同胞三哥。以前官拜護國將軍,此時一介草民。”

楊光鑫和趙華農再次拜會,“二位王爺一路勞頓,請跟隨我們前往。”

叔浣叔顯跟著楊趙二人朝著廣陵進發。

一座不大的城門,但是前提堅固高大,守城將士個個精神煥發,看見楊趙二人急忙施禮,“楊將軍,守衛官需要檢查你等馬匹,還望將軍體諒。”

“好!”楊光鑫著下了馬。

趙華農急忙跟叔浣解釋道:“王爺,我們廣陵守衛森嚴,無論官職大,進城都必須要驗身份,還望王爺體諒。”

“此等軍紀真是百姓之福氣,如此負責任的將士才是好將士,不礙事,從我開始。”陳叔浣著直接上前由守城將士搜身。

一頓驗身後進了城。

與城外的荒涼相比,城裏簡直就是另一番景象,大街上行人繁多,街麵上幹淨整潔,每一戶人家都掛著大大的廣陵旗幟。百姓看見楊光鑫等人的人馬,立馬捧著一些吃的東西出來。“將軍,吃點東西吧,兄弟們辛苦啊!”

“老人家,各位鄉親,廣陵軍的紀律你們都明白的,不拿百姓任何東西,還是請大家回去吧。”楊光鑫看見百姓過來後下了馬,趙華農跟隨軍將士全都下了馬。

陳叔浣見狀也急忙下馬。

“王爺,我們廣陵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將士見到廣陵百姓必須下馬行走,不可騎著高頭大馬橫衝直撞,除非是急報和軍務大事才可。”趙華農急忙給陳叔浣解釋道。

叔浣叔顯點點頭,果然給人與眾不同的感覺。

楊光鑫道:“各位鄉親,這二位王爺是我們廣陵王的哥哥,此番來到廣陵,也是朝廷關心各位。”

全城百姓聽見是陳述月的哥哥,大家紛紛下跪,“拜見王爺,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各位鄉親,大家不必拘禮,這次跟著叔月同來廣陵,我們也是盡一點綿薄之力,讓廣陵不再遭受戰亂,我們跟大家一起耕種收獲怎麼樣?”陳叔浣已經讓廣陵的這番景象深深地感染了。

“好!好!”全城百姓高呼。

“將軍,廣陵軍民如此親切,真的讓我跟是意外啊!”陳叔浣。

“王爺,這都是我們王爺治理有方,才能讓百姓如此愛戴。”楊光鑫。

突然前方熙熙攘攘,很多人,但是大家不爭不搶,排隊站立,見了楊光鑫的人馬,大家立馬停止了動作,“見過將軍!”

“這是作甚?”陳叔浣。

“此番王爺進京麵見皇上,軍糧已經到了廣陵。後來軍師就把軍糧拿一部分給城裏的百姓,再加上江湖人士從四麵八方籌集的一部分糧食,這才讓廣陵度過了這次難關,現在大家在排隊領糧食。”楊光鑫。

陳叔浣突然想起了前幾日在竹林裏遇見的柳清揚,或許這種英雄為了廣陵都在奔波著。

經過廣陵城後,在往前走便是廣陵軍營,百姓住的城分為前門和後門,都有重兵把守。再通往軍營的路都是一條寬闊的大道,兩邊都是馬匹休息的地方。

楊光鑫告訴陳叔浣,這樣做事為了能夠突然迎敵的時候可以抓緊時間出兵,不會因為道路狹窄而耽誤軍機。旁邊設立馬匹休息的地方,也是為了八百裏加急的時候不延誤軍機。一路上所見所聞讓陳叔浣陳叔顯非常吃驚,兩人完全想不到,平日裏看起來溫文爾雅的陳述月,居然有這如此詳細的布局,這裏完全就是一個國家。

跟在後麵的一群年輕人也讓這裏的景象震驚了,他們完全想不到如此偏僻的廣陵居然也有這麼繁榮的一麵,守衛如此森嚴,百姓過得特別從容自在。

“大哥,四弟的誌軍才略你我是無法趕超的,就算是當年的父皇也不一定有叔月的這等胸懷和誌向。”叔顯道。

“是啊!我一直以為從跟隨父皇接觸軍務,自己又做過攝政親王,國家社稷大事比起叔月要精通百倍,想不到自己在他麵前就是個孩子,什麼都不懂。如果廣陵換做我來鎮守,我不一定能讓這裏過得如此安寧。這裏的百姓似乎對於戰事完全不理會,你看看這裏的將士們,大家都是紀律嚴明,精神抖擻,就連大陳的禁軍都不一定有這等威武吧。”對於陳叔月的敬佩之情,叔浣從不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