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團機務大隊的宿舍樓一共有五棟,都是兩層的筒子樓結構,大隊部、三個外場中隊和定檢中隊各占一棟。
大隊部,雖然不算是機關,但卻行使著機關的職能,負責整個機務大隊的日常管理、工作統籌、訓練保障計劃製定等,也是大隊領導、各專業主任的辦公場所,分管機務的副團長也常駐大隊部辦公,質控室、資料室、填寫室等也都設置在大隊部。
大隊部的人員相對中隊來要少很多,因此,大隊部的那棟樓也就辦公和宿舍合用了。
外場中隊,主要負責飛機的日常維護和飛行保障,方林所在的二中隊就是其中之一。
定檢中隊,主要負責飛機的定期檢修、更換發動機、對機載設備機件進行檢修和校驗等在外場不便開展和無法進行的工作。
宿舍樓內並沒有設置廁所,整個機務大隊在宿舍樓外搭建了兩個公共廁所,還是那種沒有衝水裝置的旱廁。
那時的部隊一般都還有自己的菜地、養豬場等,直到九十年代末才全部裁撤的。當時Q團也有農場,因此廁所每有種植農場的人清理,倒也不用幾個中隊輪流打掃了。
每個中隊宿舍樓內,設置一個俱樂部,也是中隊召開軍人大會和點名的場所,裏麵除了一台1吋的彩色電視機、一台錄像機和一張簡易的台球桌,別無他物。
方林所住的宿舍約三十平方米,在宿舍樓內屬於大間,一共安排六人居住。
房間裏設施也比較簡陋,六張製式木板床,兩張寫字桌、四把木質椅子,花板上懸掛著兩台揚子牌的吊扇,連個衣櫥、臉盆架都沒有。
11米寬的木板床,設計還較為巧妙,床頭是一個上掀蓋的儲物箱,床尾是一個雙開門的儲物櫃,中間是一塊可拆卸的木質床板。
床下依次擺放臉盆、鞋子、方凳,鞋子也隻準擺放四雙,按照皮鞋、解放鞋、布鞋、拖鞋的順序,鞋尖朝外整齊擺放。
平時的換洗衣服和常用物品,按照內務的標準,疊放整齊,放在床尾的儲物櫃內;一些私人的物品可放於床頭的儲物箱,那裏不在內務的檢查範圍;其他的行李物資就統一放置於各分隊的儲物間。
兩張寫字桌的其中一個抽屜分配給了方林,用來放置書籍、學習筆記、鋼筆、墨水等。
而這一切,都與方林想象中那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軍官宿舍大相徑庭。
“啪”的一聲,方林抬手拍死胳膊上的一個蚊子,叮咬處的陣陣瘙癢,讓心情有些煩躁,本就無睡意的方林躺不住了,翻身下床,坐在寫字桌前的椅子上,望著窗外隨著微風吹拂輕輕搖曳,已有十幾公分高的青草。
“唉,算了,不管了,該咋的就咋的吧。”方林放下心事,搖頭嘟囔著:“草都這麼高了,下午估計要打草。”
“嘟嘟……”一陣急促的哨聲打斷了方林胡亂的思緒。
“新兵、新幹部,著工作服,樓前集合!”張昊那粗獷而高亢的聲音在走廊內回響。
“著工作服,唉,果然是打草。”方林將枕頭放進儲物櫃,心將被子移到床上,順手抹平,穿上藍色的機務工作服和解放鞋,關閉了風扇,一邊跑出去,一邊挽起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