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機務的基層官兵,從年齡上講,有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也有十七八歲的夥子;
從軍銜職務上講,有服役二十多年的中校上校軍官,也有剛入伍一年的列兵;
從學曆和認知層次上講,有碩士、博士研究生的高學曆人才,也有初中、高中畢業文化水平較低的官兵;
從專業分成講,又分為機械、軍械、特設、電子、雷達火控等,三代機部隊還有電子對抗專業,而且這些專業差別很大,但工作中又要密切協同。
像機務中隊這樣,年齡跨度大、職務差別大、認知層次多、專業分工細的基層連級單位,在其他各軍兵種中,是極為罕見的。
機務中隊的這些顯著特點,也使得那種傳統“大水漫灌”式的政治工作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而因人而異、因事製宜、“精準滴注”的細致活,卻又需要相當的政工水平和工作經驗。
並且,還有一些資格較“老”的同誌,大隊領導、團領導都有可能是他們的“徒弟”。
所以,機務中隊指導員不是一般的“難幹”,也可以是各軍兵種中最考驗其政治工作水平、最具挑戰性的基層指導員了。
加之飛行保障的任務重,外場維修保障的時間安排,中隊根本做不了主,每必須依據團裏的工作計劃來定,而且團的工作計劃又受氣和戰備任務的影響,經常會有調整。
因此,利用飛行間隙、業餘時間對個別人進行個別談話,也就成了機務中隊指導員們最常用的一種工作方法。
中隊部,會議室。
方林和指導員郭永利並排坐在兩個單人沙發上。
“方,這段時間咋樣?還能適應吧?”郭永利笑著問道,語調很是親切。
“還好,還好,都能適應。”
“父母身體還好吧?”
“他們身體挺好的,還經常下地幹幹農活。”
……
郭永利和顏悅色,和方林隨意地聊著家常,方林原以為指導員要為昨晚的事情批評自己,剛開始還有點緊張,隨著閑聊,慢慢也放開了。
“方,你來咱們二中隊也有十來了,有什麼看法,心裏有啥想法,可以告訴我,咱們就是隨便聊聊。”
“挺好的,我,我也沒啥想法……”
“哈哈,你心裏有啥就,心裏有結,咱亮出來解開不就得了,昨晚都拍桌子要調走了,現在還有啥不能的?”
“指導員,昨晚,昨晚那是我喝醉了,胡話呢。”方林有點不好意思地道。
“喝醉了,那才明那是你的心裏話,既然你不願,那我來替你來?”郭永利依舊微笑著道。
方林麵色微紅,盯著腳尖沒話。
“你的情況我多少了解一些,在空工院時,你成績就很好,在一起分來的同學中,你也是首屈一指的,不過畢業到我們S師後,其他同學都分到裝備先進戰機的J團,你卻分到了我們Q團,心裏不服氣,對吧?”
方林點點頭道,並沒接話。
“針對J團,空軍有政策,高考生的新幹部沒有實習期,後麵還有提前晉級、優先選拔空軍技術骨幹等政策的傾斜,那些成績不如你的同學可以享受這些政策的優待,而你卻沒有,所以,你心裏會不平衡,是不是?”郭永利接著道。
“是,同樣是維修飛機、保障飛行,政策上為什麼要區別對待?難道幹機務還要分個三六九等?”方林忍不住,還是問了出來。
郭永利並沒回答方林的問題,接著問道:“對了,還有,來到咱們二中隊,是不是覺得咱部隊的生活工作環境,並不如像你之前想象的那麼好?心裏多少有點失落吧?”
方林頭點了下,接著又搖了搖頭道:“和我之前所想象的是不一樣,不過看到那麼多老同誌,還有你們領導也是如此,就沒什麼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