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收徒了(1 / 2)

兩後,劉牧終於緩了過來,救人一命差點把自己的命搭上,真要這樣,那可就不值得了。

此刻的劉牧在院子裏的葡萄架下,正舒舒服服地躺在躺椅上。兩雙手也沒有閑著,正在雕刻一根拇指粗細的木棍。

玉兒端著一盤瓜果,邁著芊芊細步走了過來,“少爺,你這在忙什麼呢?這都弄了兩三了。”

劉牧拿著木棍在眼前晃了晃,微笑道:“保密。”

躺在躺椅上,吃著已經洗好的瓜果,喝著爽口的涼茶,這大明的生活也是相當愜意的啊。

正當劉牧享受無比愜意的時光時,劉三慌慌張張一路跑過來了,“少爺,那個張順又來了,要拜你為師呢。”

拜師?劉牧一臉疑惑的從躺椅上坐了起來,我有這麼大魅力嗎?剛來到明朝沒幾,就有舉人公找上門來拜師了。

不對,古人曾經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好你個張順,你不厚道啊,我把你當兄弟,你竟然想認我當…

劉牧安排劉三將張順領到廳堂裏,自己則趁著這段時間換上了一身得體的衣服,早早地坐在正堂之上等著張順。

如果沒有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將自己送到了明朝洪武年間,恐怕現在也已經站在三尺講台上開始授業解惑了。

張順走進廳堂,奉上束脩之禮,拜倒在劉牧身前,“學生張順,今日前來,想要拜劉公子為師。”

劉牧看了眼束脩之禮,有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還有十條臘肉。原來以為拜師嗎,張順肯定會拿一些金燦燦的元寶或者珍奇的古玩字畫,沒想到就是些平常的生活用品。

“這是什麼東西啊?”劉牧並不知道這些東西代表的什麼意思。

張順一愣,很快明白自己的恩師並沒有拜過師,也沒有收過徒,並不知道束脩之禮是什麼。

“這是束脩之禮,也稱拜師禮。你看,這芹菜的意思是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是苦心教育的意思。紅豆寓意紅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早高中,桂圓是功德圓滿的意思,至於這些幹瘦肉條則代表了弟子心意。”張順指著這堆束脩之禮跟劉牧解釋道。

“以後人來了就行了,為師不缺錢,臘肉留下,其餘的都帶回去吧。”劉牧大氣地道。

張順一聽劉牧口中出為師二字,就鬆了一口氣,忙叩首道:“學生張順見過恩師。”

張順暗自感慨,恩師不僅學問高超,人品還是如此的高風亮節,來得路上,他還一直在思索自己準備的束脩之禮是不是太薄了,沒想到恩師隻是收了一些臘肉。

劉牧讓張順坐在自己的對麵,還是開口問道,“你拜我為師,我隻能傳授給你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並不能教授給你什麼聖人之言啊,你可要想好了啊。”

張順拱手起身,及其誠懇地道,“恩師放心,我今日前來拜師,便是已經做了充分的考量。我要跟恩師學習這救人之道。”

“那你還參不參加科舉考試了。”

張順一時語塞,麵露難色,這也是他這兩日思考最多的問題。一方麵自己年紀輕輕就成了一名舉人,將來登科及第那也是遲早的事情,自己雖然不是貪圖名利的人,但自己畢竟是一個讀書人,放棄這份榮耀,談何容易,更重要地是這是父親的平生所願。另一方麵,自己是真得喜歡雜學,尤其是算學,那是發自肺腑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