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黃氏父子(1 / 2)

不知怎麼回事,劉牧昨晚上失眠了,今一直睡到中午才起床,簡單洗漱來了一下,便來到大門外,伸了個大大的懶腰,終於熬過了寒冬,二月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極了。

張順從學堂裏回來了,一邊走路一邊看著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自從正月知道皇帝今年準備開科取士之後,張順便進入了廢寢忘食的備考當中。

“走路別看書,對眼睛不好。”劉牧疾步走到張順身旁,趁他不注意將他手中書給奪了過來。

“恩師教育的是,學生記住了。”

張順心裏很是感動,自己的父母早逝,雖然給自己留下了一份不錯的家產,可以供自己吃穿不愁,但是卻無人真正的關心自己,直到劉牧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切。

“為師這幾日正在物色一個私塾先生,以後你就好好準備會試,為師還盼著你高中,下半輩子還指望你呢。”劉牧開著玩笑。

“不用不用。”張順趕忙擺手。

“恩師,學生覺得在學堂教孩子們讀書對我很有幫助。實話,學生年紀輕輕就高中舉人,當時也目無一切,認為自己已經明白了聖賢之道。”

“當學生站在講台上,給孩子們講述這些大道理的時候,才發現,這些晦澀難懂的道理是孩子們所不能理解的,當我能夠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講述這些道理的,學生便對聖人的道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才發現自己以前的一些想法是錯誤的,自己還是太過於年輕。”

“大明朝還有很多目不識丁的人,倘若聖人之言還是那樣的晦澀難懂,就無法起到教化眾人的作用,學生任重而道遠。”

聽完張順這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訴,劉牧欣慰地拍拍張順的肩膀,這個徒弟我沒有收錯。

“好,年紀,便有如此的見識,真叫人刮目相看啊。”

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鼓著掌出現在了劉牧和張順的身側,雖然穿著一身普通至極的衣服,但是看上去英氣逼人。

劉牧嚇了一跳,他剛才一直在聽張順話,竟然沒覺察到有人出現在了自己的身旁,而且還是兩個人。

那個中年人身旁跟著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溫文爾雅,但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高貴的氣質,一看就不是平常家的子弟。

劉牧原以為張順身上的書生氣就已經很濃了,但見到這個少年之後,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書生氣。

“我師徒二人閑聊,談不上什麼見識,隻是不知二位是何人,為何忽然出現在這劉家莊上啊。”劉牧不卑不亢地道。

“在下黃讓,這是我的兒子黃喆,來到莊上隻為了尋找一個叫劉繼善的人,他是我多年的舊友,不知道公子是否認識此人。”

這名叫黃讓的中年人話客氣,但卻給人一種不容拒絕的味道。

劉牧仍然麵帶微笑,但全身的神經卻緊繃起來。

莫非,這是來找父親尋仇的,很快,劉牧就否定了自己的這麼荒謬的想法。

這黃讓和黃喆身無寸鐵,尤其是這黃喆看上去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再者了,哪有帶著兒子來尋仇的啊。

既然不是來尋仇的,那就好,有朋自遠方來,不亦乎。

“來很巧,你要找的人正是家父。”

“哦,當真。”黃讓有些很興奮,“那還請公子快快引薦吧。”

劉牧帶著黃讓父子進了家門,楊大郎也看到這對陌生人,手持一把唐刀跟在劉牧身後。

劉繼善此時正坐在正堂裏,等著劉牧和張順回家吃飯呢,酒都已經滿上了,隻差人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