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收稻穀(1 / 2)

劉牧帶來的兩隻螃蟹並沒有進到自己的肚子裏,剛拿出來便被朱元璋要了過去。自己還算幸運,最後竟然得到了一條蟹鉗。

吃完飯後,劉牧便帶著朱元璋,馬皇後和朱標在湯山上逛了一圈,湯山上的美景讓久居深宮的馬皇後感覺心曠神怡。

但劉牧的心情並沒有被眼前的景色帶好,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緊張了。

遊完湯山,朱元璋一行人便回到了劉家莊,一進庭院,便發現一堆白花花的大米,毛驤已經派了一堆侍衛守在一旁,別人了,就算是一隻鳥也沒辦法靠近。

劉牧竟然見到自己的學生張順,正在院子裏跟一個老者低聲交談著什麼。

一見到朱元璋回到庭院,眾人便齊刷刷地在地上行禮。

“都平身吧。”等眾人站起身子,朱元璋掃了一眼,道:“這楊大人竟然也來了。”

原來這位老者正是張順的上司,戶部尚書楊思義。

楊思義佝僂著身子,“回稟陛下,微臣聽劉公子在莊上搞稻田養魚之法,心生好奇,便像來瞧瞧,未曾料到,竟然有幸在此遇到陛下。”

“巧了。”朱元璋哈哈笑道:“朕也是想來看看劉牧的稻田養魚之法的”

太監們給朱元璋和馬皇後搬出了兩個椅子,這一對底下最尊貴的夫婦就這樣坐在庭院中間。

“這是幾畝地產出來的稻米啊。”朱元璋盯著眼前的稻米堆,問一旁的毛驤。

“臣量了一下,應該是四畝。”毛驤既沒有隱瞞,也沒有多報,實實在在地就是四畝地產的糧食。

一聽毛驤報出了四畝這個數字,朱元璋臉色微微變了一下,除了他自己之外,恐怕沒有人能夠看得到。

“開始稱吧。”朱元璋一聲令下,毛驤手下的侍衛們就開始忙碌起來。

裝袋,上稱,記錄在冊一氣嗬成,一炷香的時間過後,眼前的稻米堆已經裝在了一個個布袋裏,侍衛們還快便將所有記錄在冊的稻米的重量都算出來了。

“有多少?”朱元璋急不可耐地問道。

何止是朱元璋,基本上每個在場的人都踮起了腳,翹首期盼著這個數字的公布。

“十五石。”毛驤讀出了手上的數字,心裏也為恩公劉牧捏了把汗。

四畝第產量十五石,這對於朱元璋而言,是個大的好事,但對於劉牧而言,則顯得有些悲催了。

朱元璋喜笑顏開,得意地看著劉牧,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了,朱標則是像劉牧投來了同情的目光,至於馬皇後,臉上還是掛著笑容,仿佛一切事情都跟她無關。

楊思義弓著腰走到朱元璋麵前,拜倒在地,賀道:“恭喜陛下啊,四畝地便產量十五石,每畝畝產就快到了四石啊,就算豐年也沒法得到這樣的收成啊,更別今年還在鬧蟲災,微臣以為劉公子的稻田養魚之法確實行之有效啊。”

朱元璋現在的臉色跟豬肝沒什麼兩樣,楊思義得話句句在理,自己又沒法懲罰他。

劉牧現在的心情跟朱元璋一樣,恨不得將楊思義這個老頭給親手掐死。他以前心中還存在著僥幸,朱元璋心情一好,自己再上幾句不要臉的恭維話,或許便可以從輕發落,現在好了,這條路算是徹底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