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啊。我問你,特種大隊是怎麼回事你知道嗎?進來以後將要麵臨的是什麼你明白嗎?這些問題在來之前,你有沒有認真的思考過?你不要以為特種大隊就是塗塗迷彩,演演習,打打靶子,敬敬禮啊!啊!!電視劇小說看多了是不是?我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訴你,SAT不是那樣的。”
“哥,你押韻了!”林采薇笑著說道,“當了大隊長之後,文采飛揚啊!”
“別嘻皮笑臉的!我告訴你,這事兒在我這兒就通不過。別跟我這兒給我添亂。吃完飯趕緊給我回坦克旅去。”牟予韜狠狠的用眼睛剜了林采薇一眼,氣急敗壞的說。
對於自己這個備受全家人寵愛的妹妹,牟予韜真是不知道該拿她應該怎麼辦。
別說是自己,就連對自己從小就嚴厲的父親,都沒對林采薇說過一句狠話,更別說罵幾句打兩下了。所以,眼下的牟予韜的說辭已經是自己能想到對她的最嚴厲的了。
在這裏,還要解釋一個曆史遺留問題,為什麼這兄妹二人不同姓呢?
原因是這樣的。
事情大約要追述到二十五年前。
現在的S軍區軍區司令員牟懷信中將,也就是牟爸爸,當時的軍銜還是S軍區的一位大校副師長。
當年近四旬的他聽說妻子再次懷有身孕,第一個感覺不是驚喜而是驚嚇。
做為一個軍人,一個黨員,一個幹部,特別是作為一個父親,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他是非常支持讚同而且積極擁護的。
而這一觀點的形成和建立則要歸功於我們眼前的這位牟予韜上校了。
想當年,幼年,童年加少年時代的牟予韜是要有多淘氣就有多淘氣,要有多讓人頭疼就有多讓人頭疼的,其讓人頭疼的程度已經完全超出了人類可以控製的範圍。什麼老師告狀,家長登門,同學投訴都是當時牟家每天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組成部分。
你見過兩歲就能把自家廚房差點燒掉的小孩子麼?
我們牟上校就能!
你見過四歲就敢隻靠一根細細的救生繩順著五樓樓頂往下爬的孩子麼?
我們牟上校就敢。
……
諸如此類的事件,不勝枚數。
但是我們的牟上校從小就是個知錯能改的好孩子。在每次被教育教導教訓之後,他都會保證下次決不這樣淘氣,而且絕對不會再犯。同樣的花樣兒玩兩次,是被我們的牟上校深深鄙視的行徑。
所以下一次,他絕對會選擇另外一種讓人完全意料不到的方式方法讓身為家長的牟爸爸氣的三花聚頂頭冒青煙。
所以,在當對孩子教育問題的分歧,是牟家最影響安定團結的因素,沒有之一。
所以,我們當時的牟大校是無法想像如果自己家裏再多添類似於牟予韜這樣,拉出去就直接可以充當成人間兵器的小魔王會是一個怎麼樣可怕的場景。
所以,在牟予韜七八歲,惡行已經持續了五六年之時,牟媽媽就在牟爸爸的舌燦蓮花攻勢之下,由牟爸爸親自陪同,毅然絕然的趕赴醫院做了絕育手術,從根本上杜絕了以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但事實證明,醫療工作者是人不是神,所以,他們也會犯錯的時候,手術也會失敗機率。
所以,為了家庭的安定團結和長治久安,雖然少時牟媽媽腹中的胎兒發育的還沒有個雞蛋大,但牟大校本著寧殺錯,不放過,將風險扼殺於萌芽狀態之中的態度,聽到消息之後,他連最簡單的思想鬥爭過程都沒有,就做出了一個差點讓他悔恨終生的決定:這個孩子不能要,絕對不能要。
可是牟媽媽的想法與牟爸爸卻有本質的不同。
她覺得盡管手術失敗醫院應該承擔一些責任,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個孩子如奇跡般的出現在自己的生命中,絕對是上天賞賜給自己的一件非常彌足珍貴的禮物。
所以,牟媽媽下定決心一定要留下這個孩子。
盡管這個超出指標的孩子勢必會影響自己未來的前途,但是牟媽媽卻認為相對於一個合格的公職人員來說,自己更願意做一個合格的母親。
於是,不惜以離婚為代價與牟爸爸分庭抗理,據理力爭。
於是,一場在當時無法調和的家庭糾紛就這樣產生了。
在幾番爭辯對抗冷戰之後,麵對都無法說服對方的僵局,牟媽媽一氣之下帶著牟予韜回了娘家,開始了與牟大校長達將八個多月的分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