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詛咒之泉(1 / 2)

慈舟師徒一行人,自大鬧西海龍宮,助四明石猴盜取如意金箍棍,沒有按照雲棧預言中的流程前往流沙河,而是逕自西行,進入大雪山地界。

山路崎嶇不平難行且不,沿途還多有風化多年的疏鬆浮岩,二弟子悟能曾想著趁人不注意,倚過去靠著歇息回氣,結果一個不留神,差點連人帶神兵摔下山。

好在朱剛鬣及時反應過來,憑空招來一團妖雲,將自己裹在風裏,直接拔地而起,懸空浮停丈許高,才免去了這場無妄之災,不至於落得頭破血流的下場,被大師兄悟空嘲笑。

驚魂甫定後,朱剛鬣趕緊收走法力,重新回到師傅身邊,卻看見慈舟翻身下了馬,不知道從哪裏掏出九環錫杖,每走兩步,便拄一杖,落地有聲,自顧自地在前麵開路。

四明石猴最快反應過來,知道師傅此舉是為探路,趕緊收起奇重無比的神兵,再也不敢人前顯擺,免得壞了眼下趕路的大事。

朱剛鬣則後知後覺地明白過來,可是他望著手裏的九齒釘耙,忍不住輕輕歎了口氣,畢竟,此物並非稱心如意之寶,無法變大變,更不可能縮至繡花針般細,輕若無物,還可塞進耳朵裏藏著。

大雪山脈自西北向東南方延伸,不知有幾百裏長,山巒起伏,連綿不斷,山頂常年積雪,仿佛玉龍蜿蜒遊走,揚起百萬碎羽。山脈分支很多,走向有些雜亂,目測此山占地,幾有方圓千裏之廣。

所謂的西涼女兒國,正是在大雪山深處生存繁衍多年,開枝散葉的一支戰鬥民族。原本也是茹毛飲血的土人,隻因曆朝鼎革下引發的連綿戰亂,不時有人逃難避禍入山,隨身攜帶的文章典籍,便將中原漢風傳播進來,教而化之。

長此以往下去,大雪山中的土人便文明開化,因仰慕中土漢風,每當下太平,海晏河清時,經常會派遣使者入朝進貢,獲準裂土封矛,建製開國,卻因以女為尊的傳統,自立為女傑族,保持故老相傳的習俗。

途中,慈舟從門下兩位弟子口中,聽了頗多的相關傳聞,忍不住心裏暗歎:“西涼女兒國,族史直追上古,女尊男卑,戰鬥民族……簡直就是東方的亞馬遜人!”

慈舟師徒一行人入山兩後,終於進入大雪山核心地帶的邊緣部位,一處終年白霧縈繞,即便太陽升起,普照大地,霧氣也經久不散,遮掩著外人不明所以的秘密。

站在一口泉水前,慈舟總有一股心驚肉跳的感覺,卻不甚了解,隻能原地佇立,等著時機轉變。待日上三竿,霧氣稍微散去,常人能夠視物百丈,他才看清楚周遭的一牽

此處本是一座山坳窪地,遍布大大的泉眼,不知是否遠古造山運動形成的獨特地形,低窪所在盡是一口口深不見底的冷泉,不斷冒出寒氣白煙,仿佛氤氳仙氣,恍若神仙秘境。

就在慈舟目光所及,暗中規劃著通過簇的路線時,伸手不見五指的霧氣深處,忽然傳出一串銀鈴般的少女嬌笑聲,衣衫沾水打濕後,拖地而過的嗦唦嗦唦聲,還有以掌擊水嬉戲的浪花聲,凡此種種一切,無一不在表明,前方有數位佳人,而且肯定是傳中的西涼女兒國人。

慈舟心裏還有猶疑,大弟子悟空卻是一臉無所謂,唯有二弟子悟能臉上泛起桃花,自告奮勇地起身,準許其獨自前往探路。

慈舟知道門下弟子就屬朱剛鬣慕少艾而好色,可是他頭上的禁箍並未發作,由此可見其人,嘴上花花,心裏卻還拎得清,當下便點頭應允了。

稍後,朱剛鬣放下神兵九齒釘耙,將寬袖收緊,又把敞開的衣襟,統統塞進褲子裏,用腰帶狠狠壓住,走到一口泉水邊上,往前探出上半身,以泉水為鏡,將自己倒持了好一會,也不停手。

四明石猴好奇地瞥了一眼,暗罵一聲騷包,環視周圍,發現一處往外凸起的山岩上,有一朵冰藍色的雪蓮花,在風中顫抖搖晃,便隨手輕輕一招,以隔空氣勁控鶴手摘了,一臉戲謔地來到二師弟身邊,戴在悟能的耳朵上。

慈舟知道大弟子悟空的本意是調戲,沒想到朱剛鬣生生受了,還頗為真摯地道了聲謝,反而將四明石猴弄地老大沒趣,臉上神色不變,卻怏怏不樂地走開。

隨後,朱剛鬣踩著碎步,在泉水之間的曲折石道上行走,壯碩的身軀漸行漸遠,轉眼過後,就被重重霧氣遮掩起來,身影更是若隱若現,看地很不分明。

既然凡體肉眼看不分明,就用耳朵去“聽視”罷,慈舟閉上眼睛,沉心靜氣,側耳朝著泉水深處,果然聽到一些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