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基本的共識已經達成了,剩下的就是一些旁枝末節的東西。
因為古浩還沒有結婚,甚至連女朋友都沒有,所以婚禮這種事情古父和古母還是第一次辦。
而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古父和古母對此反而更為的上心。
而愛華同誌和老徐倒是有親戚結婚去幫忙的經驗。
“那個愛華妹子、徐老弟,現在我們也可以是親家了,雖然凱特琳不是我的親生女兒,但是卻是勝似親生女兒。
我也想自己家的女兒風風光光的出嫁。
但是因為這邊的一些工作的緣故,所以到時候這個婚禮可能沒辦法大操大辦。
在這點上,我要先向你們兩位道個歉。”
著,古父和古母站起來向愛華同誌和老徐鞠了一躬。
這個也的確是這樣的,古父知道農村一向有大操大辦的習俗,而且尤其是這種結婚的喜慶日子。
但是古父這邊因為工作緣故,肯定是沒有辦法這麼做的。
當初上麵都是特意出過文件,是不允許下麵官員大辦婚喪喜事,給人民群眾起個帶頭作用。
這個文件雖然管不到老百姓頭上,但是偏偏不管是凱特琳也好,還是古父也好,這邊都沒有辦法讓他們大操大辦。
所以古父隻能先給愛華同誌和老徐道歉,也免得兩人心生芥蒂。
“古老哥你這的哪的話,既然以後是一家人了,我們這點還不能理解嗎?
沒事的沒事的,凱特琳之前也跟我們過了,我們也同意。
其實簡單一些也好,這弄的太熱鬧也費錢,這是給我們省錢呐!
這應該我們向古老哥你們道謝才對。”
愛華同誌連忙站起來扶起了古母,然後給老徐打了一個眼色。
老徐也是連忙上前扶起了古父。
“是啊,古老哥,我們這是一家人不兩家話,不礙事的。”
其實愛華同誌是省錢,但是理卻不是這麼個理。
農村不管是娶媳婦還是嫁女兒,肯定是要大操大辦的。
越是偏僻越是封閉的農村越是講究排場。
本來愛華同誌和老徐如果這邊不的話,這邊弄完以後,村裏肯定要擺流水席請全村的人來的。
但是現在這麼一弄,這個還要沒得搞了。
畢竟還要考慮到凱特琳這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