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為了綜藝節目錄製效果好看,電視台後期製作會塞進很多人工製造的“笑聲”、“驚歎聲”等等。不過罐頭音效好添加,但是觀眾表情總要來幾個吧?
因此在錄製前,現場導演都會拜托觀眾,請他們在表演的間隙幫忙鼓掌啥的。好在一般來看現場的觀眾都是節目的愛好者,這點配合還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要做到更激烈的表情,比如“捶胸頓足”、“涕淚俱下”之類,那就需要請專業觀眾了。專業觀眾也是需要收費的,而且根據價位不同能給你不錯的現場觀看效果。有了這樣的專業觀眾,導播也知道觀眾席的鏡頭往哪裏AKE了。
盡管觀眾會詬病這是不是太“假”了?但實際上,現代綜藝節目就是場上場下一場秀,場上帶氣氛,場下烘托氣氛,共同營造氣氛來感動觀眾。就像寫一樣,比如晉江著名撲街作者Aarn的《好萊塢大亨》,除了寫男主角製作的電影多麼厲害之外,不是也要寫幾個不存在的觀眾和影評人來吹捧電影的確多麼多麼厲害?大家都是文創產品,理念是一樣。
但是,凡事都有特例,綜藝節目也不是沒有真得感動觀眾,進而引發觀眾自發自覺地起立鼓掌的事情。比如沈欣唱完這首《很愛很愛你》之後,觀眾席的大部分觀眾都站起來熱烈鼓掌,不少人眼角的淚水都還沒擦幹淨呢。而剩下的觀眾看到自己周圍的觀眾都站起身來了,也不好意思繼續坐著,因此也隻好站起身來鼓掌。
這一鼓掌就是好幾分鍾,在現場導演和主持人的安撫之下,觀眾們這才將各自的熱情給控製住,而評委席上的評委們也開始準備詞語來點評這首歌曲了。這可不是一個簡單動作,點評差了得罪觀眾,得太好也損傷自己權威性。
“有人,十幾歲的女孩子正是感情異常豐富的時候。我是男的,所以我很難體會到女孩子在你這個歲數時的多愁善感。”
首先點評的是杜維明。杜維明已經明白,在這檔節目結束之後,舞台上的這個師妹就要一飛衝了。因此他打算趁著沈欣還沒有走紅的這段空白期來結好沈欣,為自己結一個善緣。
“但是沈欣卻將這種屬於少女的多愁善感變成了打動人心的歌曲。《後來》是一個‘失去方知後悔’的故事,而《很愛很愛你》則是一個‘愛而不得’的故事。愛情裏有很多喜劇,但也有更多的悲劇,而這兩個類型的悲劇是最常見的。最常見的悲劇不是不打動人,而是大家都暫時麻木了。可是一旦這個觸點被人打動,那引發的情緒將是全民性的。我相信,《很愛很愛你》又將是一首流行金曲!”
“既然維明哥已經了作品,那就我來沈欣的嗓音。”林綺雯點評道,“沈欣,其實你在唱歌的時候非常偷懶,對吧?當然,我的偷懶不是你沒有用心用情去唱,而是你壓根就沒有將自己的嗓音潛力發揮到極致。或許是你自己知道你在發聲上的不足,所以不敢太多使用高音,而是將自己的音域壓在中低音範圍,這是一個相當討巧的做法。這個音域範圍內,我們的耳朵接受到的感覺是很自然的。而你寫的又是一些悲情歌,這種自然而然的悲傷感就被你的嗓音帶了起來。雖然你這種嗓音為歌曲服務的理念沒有錯,但你畢竟是在一個賽場上,我還是能期待你拿出你真正的勢力來震懾我們一下!”
“我發現我好像沒有地方可以點評了。”輪到郭安琪點評的時候,一向冷麵的她倒是先開了個的玩笑。
“沈欣,不管這檔節目的最後結果如何,但你都是這檔節目最大的收獲。”
當郭安琪出這句話的時候,觀眾席都發出了驚訝的聲音。要知道郭安琪的輩分出這樣的話,無疑就是為沈欣以後的星路背書了。連沈欣聽到郭安琪如此褒揚她的時候,立刻在台上鞠躬致謝。
“你的創作才華的確無與倫比,能用同樣的情緒寫出兩首同樣優秀的歌曲,這樣的才華可能隻有那些老一輩的創作人才可以,而新生代和中生代的創作者,我找不到。但是正如林綺雯批評你唱歌偷懶一樣,你在創作上也偷懶了!同樣的主題、同樣的情緒寫起來的確容易,但是你覺得重複你自己有意思麼?
這次我會給你‘同意’,但如果下次你還拿這樣的原創歌曲過來,我就不會再給你‘同意’了。因為你在浪費你的才華,而一個創作人的創作巔峰往往就在你這個年紀前後。你不用你的才華為歌壇多留下幾首歌曲,而是一再重複自己,你簡直是在暴殄物!所以你下一場如果還要唱原創,最起碼不許再唱苦情歌了。”
“好的,郭老師,我會盡力的。”沈欣苦笑著應承了下來。
當沈欣再次帶著三個同意離開舞台的時候,後台候場的選手已經不敢再靠近她了。按照一般的選秀節目流程,選手起碼要到十強才算“明星”,才能勉強踩進娛樂圈。至於以後能發展成什麼樣,想想《東方偶像》都舉辦到第6季了,真正從《東方偶像》裏走紅的歌手也就隻有兩個。絕大部分的冠亞季軍都是曇花一現,發了一張單曲之後就再無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