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泉山生活(1 / 2)

第一進入泉山,楊頂最主要的就是要找一個適合紮營的地方。

因為第一次實踐,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抓到獵物,所以包裏裝了一些壓縮食物。

進山第一的午飯他吃的就是這些壓縮食物,因為尋找食物會浪費很多時間,楊頂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找一個地方把帳篷紮下去。

他隻想要在這裏生活兩,所以不需要更換營地。

楊頂找到後山的一個緩坡,決定這裏宿營。

“位置隱蔽,環境自然,適合我這次的目標。”

楊頂把背上的帳篷放下,按照明書搭建起來。

有時候你和成功之間就差這麼一張明書。

都不用時間太長,用了一分鍾看完一遍,這張紙就可以丟掉了。

楊頂扔掉手裏的明書,然後就開始熟練的搭起帳篷,一點也看不出這是他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

“構造很簡單,隻要按照步驟連接好就行了。

好了,完美!”

很快一頂單人戶外帳篷就搭建完畢。

“現在要先壘一個火塘,不能引起火災。”

晚上楊頂肯定是要生火,那麼有個火塘就非常重要,既能防風,又能降低火災的風險。

山裏最不缺的就是石頭,楊頂把帳篷下已經周邊的枯枝落葉都清理到旁邊,用石塊壘砌一個留了一個缺口的圓環。

“現在去嚐試尋找食物!”

看著已經壘好的火塘,楊頂非常滿意,自己的建築份也不錯嘛!

把背包扔到帳篷裏,楊頂拿著一些繩子和一把折疊刀,這些東西都是在雷戰那裏買的,雖然雷戰推脫,但是楊頂還是付了錢。

“先去看看這裏有沒有野雞路或者野兔路。”

泉山沒有大型動物,但是型動物應該有吧?楊頂猜測這裏應該是有野物的。

野雞野兔都有走老路的習慣,隻要沒有發現敵,它們出門覓食的時候喜歡從一條路上走,時間長了就能踩出一條路的痕跡。

楊頂當初看到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想到了一位老前輩曾經過的名言。

這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其實野兔它們才是證明這句話最多的動物,它們的一生都在踐行這條名言。

想要捕捉到獵物就要眼神好,心思細。能夠在蛛絲馬跡中發覺獵物的痕跡。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其他因素非常重要,那就是經驗和直覺。

在這些因素裏麵,楊頂就是經驗少一些,其他的條件他都具備。

心思細膩因為之前的體型原因,楊頂是典型的內心與外形成反比的人。

楊頂現在的眼神更好了,原本因為看電影打遊戲有些近視的眼睛現在變得堪比飛行員。

直覺更不用提了,自從開始突破極限之後,楊頂對環境的感知就上升了一個大層次。

隻要有人偷偷盯著他,他的皮膚都有感應,如果是危險,更是有一種汗毛乍起的感覺去。

用雷戰的話,楊頂就是生的戰士,在戰場上他比誰都能活下來。

夜色逐漸來臨,今的月亮升的很晚,現在還沒有露出月牙。

樹林裏黑黢黢的一片寂靜,除了楊頂的腳步聲好像沒有其他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