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拜師(1 / 2)

第二日五更,父子二人早課已是做好,飯罷。帶著數人,七八個人騎著馬,又有二人趕著兩輛馬車。出得門來,明月尚在空中,地麵枯草上一片霜白。人馬口中都是噴著熱氣。

張大山笑道:“師傅,今年運氣不錯,往年此時早已下雪了,道路難行,隻能用雪撬。現在快馬而行,中午即可上山了。”

眾人催馬向北而行。到得餉午,也就是十點多鍾,已是到了山坡上第一站,此處屬於純陽觀管轄。再往前去,車輛難行。自有張大山上前交涉,眾人將馬匹、車輛帶著的兩車年貨安置下來,眾人一齊動手,卸下貨物。又安排著人將需要帶上的貨物銀錢背上,上去西嶽廟。

下午三四點鍾眾人才到得西嶽廟。雖然個個身體強健,衣衫之內也已濕透。山上此時極冷,眾人衣內汗透,外麵冰涼;冷風一吹,真是難受之極。隨後眾人將財物、清單交給庫房、帳房計點入庫入帳完畢,自有人前去給掌門人彙報。

梁父對著眾人道:“吾帶發兒去拜見嶽道長,你們且隨在此聽道長安排。”

“是”,眾人應了。

庫房道人笑道:“梁師兄盡管去,這幾位我來招待。”

梁父一拱手:“有勞師弟了!”

眾人安置完畢,梁有餘帶著梁發前去拜見嶽不群、寧中則夫婦。其他人暫時還不夠資格麵見華山派掌門,自有道人安排在一處院中休息。

梁發隨梁父入得西嶽廟大殿後的一間花廳中,就見得有男女二人,分坐廳中正位。男子觀之年約二十大幾歲年紀,一身儒衫,身材挺撥,白淨麵皮,相貌端正,雙目有神。數縷短須,十指修長有力。端得是好相貌。邊上一女子,觀之年約二十來歲,身材修長,膚色白晰,相貌甚美;雙目有情,眉宇之間,頗顯英氣。

梁發心知這即是嶽不群寧中則夫婦了。嶽不群此時應該有四十多歲了,寧中則也應該近四十歲了。然而內功有成,卻是顯得年輕了近二十歲。

梁父上前:“參見掌門師兄”

嶽不群正色答道:‘梁師弟免禮。’

梁父又對著寧中則拱手道:“拜見師姐”

寧中則還禮道:‘梁師弟免禮,請坐。’

梁父坐了,一指梁發,對著二人道:‘師兄師姐,這就兒,請掌門與師姐慧眼,看可否造就。’

嶽不群雙目精光大盛,注目梁發。梁發前世曆為企業高層,閱人多矣!自然並不慌亂。穩步上前,拱手施禮:‘拜見嶽掌門、寧師伯。’

此時明季,一般見麵,自然無須跪拜,隻須拱手作揖即可。

二人觀這童:身穿儒衫,頭有方巾。膚色白晰,雙目好似點漆;拱手為禮,氣態自若;雖然幼,身姿卻如鬆挺立。二人一觀,即知頗見功底。

夫婦二人對視一眼,寧中則道:‘聽你練習功夫已有四年,可否給練一段給我看看。’

梁發雙手一拱:“晚輩練一段,請二位師伯指點。”

脫下外衣,取了屋中所掛長劍,潛運內力,將梁父所授劍法施展開來。梁發這路劍法,學習了已有數年,自然很是熟練。到得後來,催動內力,劍聲嗤嗤作響。

寧嶽二人雙目相互一對,都是見對方目中驚訝之色。實在是這個年紀的孩正都是不知道如何練習內力,似這等年紀就有此根基者,夫婦二人以往從未聽,還是第一次見到。就見得寧中則麵有喜色,輕輕點了點頭。

梁發演練完畢,收勢而立,寧中則叫了聲:“好”

嶽不群輕輕點了點頭:“師侄的基本功很是紮實。這個年紀有這樣的功夫,可見分很高,且十分勤勉。”

梁發一笑:‘功夫淺薄,還請師伯指點。’

嶽不群一撚長須,問道:“聽你已過了府試?”

梁發恭敬答道:“上次府試得了第九,目前正在讀書,明年三月份就準備院試,看能否取得秀才功名。”

嶽不群點了點頭,笑道:“汝科舉順暢,前途遠大。”

梁發道:“讀書是為了明理,更是為了將來能學習上乘的功夫。弟子更願意行俠仗義,鏟除邪惡,除暴安良。”

然後又是上前拜倒:“我最近聽得父親講師伯的俠行義事,心中不勝向往,還請師伯不棄,收我入門。”

嶽不群點了點頭:“也罷,你既然有誌行俠仗義,且甚有份,梁師弟又是吾華山門中之人,今就收汝為吾二弟子。”

梁發大喜,上前拜倒:“拜見師傅”

嶽不群笑道:“明日當開山門,拜見祖師,正式入門。”

第二,嶽不群、寧中則領著梁發父子入得後堂,就見梁間一塊匾上寫著“以氣禦劍”四個大字,堂上布置肅穆,兩壁懸著一柄柄長劍,劍鞘黝黑,劍穗陳舊,料想是華山派前代各宗師的佩劍。嶽不群拈香點燃,在堂中先給祖師上香:“今華山掌門弟子嶽不群,為光大華山派,正式收梁發為下代弟子,特告之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