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平山觀(1 / 2)

到了一個村人開辟的碼頭,用了十來分鍾;梁發、施戴子、林平之、趙晨、嶽靈珊、陳素琴、孫娟、陶均、英白羅幾個人上了岸,在大堤上跨馬東行。嶽靈珊見得一個鄉下道,直通不遠處的一個農莊,遠看著綠樹隱隱,還有幾間大屋,一時興起,打馬過去看風景去了。隻是鄉下之地,遠看固然是綠樹點點,田地綿綿。到了近前,除了一些廟宇村舍外,農家之人,多是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破屋爛廬,又有什麼景色可瞧?

不過嶽靈珊諸女,平時外出較少,之前和嶽不群一起時,多受拘束,也是沒機會這樣細細觀瞧,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待到順著村莊一路行至村頭,向鄉人問了路徑,才又回到了堤上。一眼看去,大船早已沒有蹤影。順著大堤行了十來裏,下一段路雜草樹枝橫生,隻有羊腸徑,馬匹已是不能通行。無奈之下,隻得下了大堤,尋了路徑,一路向東而行。好在順著大堤方向,倒也不擔心方向錯了。

“三師哥,你看,前麵有個村莊。”嶽靈珊指著前麵叫道。

眾人也已瞧見前麵樹木環繞,中間隱約可見屋角,心中一喜,嶽靈珊道:“走”。一崔馬匹,迅速跑了過去。數裏地快馬不過一刻鍾時間,眾人已到了村莊中。梁發一打量,村中也不過有二三十戶人家,基本都是土坯草屋。四周田地環繞,顯然是一個農莊。最大的建築就是倉庫,應該是存放糧食的。

然後就見得嶽靈珊、孫娟二人跑了過來道:“三師哥,已經問清楚了,此處離平昌鎮還有二十裏地。由此向東,約十裏處,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個廟宇,如果我們今快一點,可以趕過去住宿。”嶽靈珊見梁發未語,又接著道:“晚上行馬,路途不熟,容易傷著馬匹。”

梁發點了點頭:“好,那就快一點,趕到廟中投宿,明一早就奔平昌鎮去吃早飯。”

眾人快馬急行,眼看色已晚,遠遠見得一個山在前麵,上麵樹木密布。到得近前,發現是一個五六十畝大的土石山,不過數十米高,在這平地之上,倒是顯得突出。又見在山南坡,建有二三十間房屋。順著磚石鋪就的路徑繞行而上,很快到了大門前。就見前麵是一個二三畝大的廣場,廣場用磚石鋪就,靠外位置有一座石製的香爐,爐中香灰很少,可見一時間香火不旺。山門前寫著‘平山觀’三個大字,青磚所製圍牆,山門還未關閉。

九個人九匹馬在磚石地麵上的動靜不,就見得從裏麵出來一個道人,約三十幾歲,向著眾人稽首道:“福生無量尊,眾位施主,此時來到觀中,有何事情?”

施戴子上前道:“福生無量尊,我等九人因錯過宿頭,又來不及趕到平昌鎮碼頭,想在此借住一宿,吃些齋飯。明香火錢定然多多奉上。”

那道人道:“貧道長生子,幾位施主快請進來,觀中盡有房屋,也有馬廄。”

長生子引著眾人入了觀中,拴好馬匹。陶均、英白羅二人取出攜帶的黑豆,和陪著的道人要了熱水先浸泡著,待會用來喂馬,然後又提了水來喂了馬匹。三人隨意交流著。

長生子帶著七人到了齋堂坐了,先上了些茶水。不一會兒,就有雜工分兩次端著大托盤進來,送上了十多個菜。又送上了加熱好的黃酒五壇。

眾人大喜,此時早就餓了,也就開懷暢飲起來。飯菜吃得差不多了,眾人也是昏昏欲睡。不一會兒,各人都已是睡去,酣聲大作。

梁發起始之時並未注意,也是飲了半碗熱酒。後來見得林平之、英白羅、陶均不過兩碗,一副困得不行的模樣,心中一驚,發自己也是頭昏欲睡,暗叫一聲:“糟了,今陰溝裏翻船。”

趕緊取過茶水飲了兩大碗,終是抗不住,也是睡倒了。模糊之中,就聽得有人話:“師兄,這些人帶著不少銀子,還有銀票,還有兵器,更是有九匹馬。”

一會兒,又聽得一個人道:“師兄,你看,這劍上寫著字呢,是‘華山嶽靈珊’,這個是施戴子;還有梁發、林平之、趙晨、陳素琴、孫娟、陶均、英白羅。”

梁發此時心中一驚,突然有點清醒過來:“自己幾人中了迷藥了。”此時全身無力,頭腦昏沉。勉強悄悄的運動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