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亡魂指法(1 / 3)

林好兒領著晁幽退到後堂,跟著進了一個房舍,隻見她在一張華貴的幾案上轉了轉一隻青銅白鶴,一個巨大的石門便打開了,裏麵燭光輝煌無比,晁幽跟著她將來,隻見裏麵好大的一個房間,各種兵器應有盡有,一條麻繩拴了無數個的鐵球陰森地立於長空,就像那螞蚱的腦袋。林好兒道:“這種密室曆來是他修煉武功的地方。”她的這個人自然是花不謝了,晁幽點點頭。晁幽道:“林前輩帶後生來這裏可是有意將神功傳於在下?”

林好兒道:“不錯,一來那危五霸口出狂言膽敢咒罵先夫武功不濟,我要借你之手打敗他,二來這泰阿劍如今隻有你一人拿得起,這泰阿劍配合著《九黎神功》便能發揮出巨大的劍氣,所向披靡。三來當日這神功的要文乃是老身譯作,隻怕老身一去世間便不知道這衣裳所寫的是什麼意思了,四來你賦極高,這門神功隻有傳到你手裏才能發揮出極大的威力。不過學得此門神功的人往往命運多舛,你想清楚,要做先夫的傳人了麼?”

晁幽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哼,晚輩從來不信命,如若往後因學了這門神功而遭下禍害,晚輩也能坦然接受,晚輩鬥膽林前輩把秘笈傳給再下,以便退敵。”

林好兒道:“果然是奮勇向前,實為大丈夫本色,老身沒有看錯,你學了此神功要主張正義,可不要步了你師父的後塵。”著一滴青淚又掉了下來。

晁幽道:“是,晚輩謹記就是。林前輩,這衣服是什麼文字哪?連波掌門也是瞧不懂。”

林好兒輕輕脫下那件絲綢,道:“你可知道樓蘭國在什麼地方?”

晁幽道:“晚輩不知。”

林好兒道:“樓蘭國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國土很,遠不及咱們大漢,但卻是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地勢。樓蘭人除了學用咱們漢字外,官方文字也常用南邊一個國家的文字,這種文字經商旅傳到樓蘭,叫‘吐火羅文’,當時老身譯作這秘笈時除了用吐羅文外,還用漢文和月氏文把匈奴語譯了進來。”

晁幽道:“晚輩聽匈奴人沒有文字,都用咱們漢字呢。”

林好兒道:“正是,是以秘笈有了三種文字和四種語言,其中各句又參雜不同的文字,實則為了安全起見。”

晁幽道:“林前輩真是家學淵源,聰明無比,料想有人得到了這衣裳也不知道寫了什麼東西,葉神醫和波掌門就瞧了幾十年也不懂。”

林好兒輕輕一笑,繼續道:“這《九黎神功經》原為蚩尤所創製,後經大禹、項羽和先夫不同改良幾欲達到改無可改,剔無可剔,到那臻於完美地步,實乃典籍中的典籍,上乘中的上乘,高峰上的高峰。此門神功共有九大篇章。第一篇是‘伏牛腿法’,總有九九八十一路,每一路又有九九八十一種變化,學了此腿法每一腿踢出便要猶如鐵腿一般,一頭好大粗皮肉厚的水牛被踢中也是挨不住,隻有一命嗚呼的份;第二篇是‘鯨魚掌‘,此掌法有七七四十九掌,每一掌又有七七四十九種變化,傳聞此掌法乃是大禹治水到得東海之濱遇到鯨魚互相打鬥時而悟出高深的武學之道,旋即加以改良,又傳聞大禹一掌打在那鯨魚身上,那鯨魚何等大也是挨不住,隻有斃命的份了,此掌法便改稱‘鯨魚掌’;第三篇是‘亡魂指法’,此指法通過腹內催動高深內力於十個指頭形成劍氣,每一指有十種變化共一百種變化之多,每一指發出要能折刀毀劍,方可練成。第四篇是‘穿心百劍’此劍法秘笈上曆來就有,先夫取得泰阿劍後從三白六十招中化簡為三十六招,每一招又有三百六十種變化,改良後不但劍法不弱反而精妙絕倫,乃當今劍法之最。‘穿心百劍’顧名思義劍一出有去無回,直取敵人的心窩,敵人快你要更快,讓敵人避無可避,此劍法貴在料敵先機,用劍時必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否則不能領悟劍法的要義;第五篇乃是輕功,叫作‘千裏不留足’學得此法猶如駿馬長奔,一夜奔千裏足不落地,如若落地又怎可稱得上千裏不留足呢?第六篇是苗家內功,此內功高深無比,學了此法功聚於五髒六腑,散於全身經絡,猶如登泰山而俯山,空曠非常,自是力大無窮,手舉千斤,經此內功催動各種腿法、掌法、指法和劍法,若若想敗又哪裏能敗呢?第七篇是毒篇,記載四海各種用毒之法;第八篇是暗器篇,記載普之下各種暗器如何發出,如何避開。這兩篇先夫和項羽都隻瀏覽不曾鑽研,試問學了前幾篇武功早已下第一,又何須鑽研這些雜七雜八的用毒和暗器,試問如若不能輕易避開用毒好手和用暗器好手,又怎麼可以稱得上下第一?第九篇乃是苗家醫術,此篇記載了苗人行醫用藥的方子和心得,也是頗有獨到之處。這九篇看似互不相關實則彼此成輔,回環相扣。”晁幽聽後大為吃驚,沉默思考,林好兒叫了他好幾次都沒有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