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不多,直奔主題,傳銷。
先講幾點很多沒見過傳銷的人對傳銷的誤解。
1傳銷分為南派傳銷和北派傳銷。北派傳銷打地鋪,南派傳銷住高檔區。北派傳銷會沒收手機,限製人身自由,甚至毆打,綁架威脅等等,具體也不是很懂,這個也不是今的主題。南派傳銷,人身非常自由,想走就走,主要為洗腦,而這個才是最可怕的,後麵所有講的傳銷都指的是南派。他們以國家項目為幌子,將和傳銷類似的合法資本運作借題發揮,讓從事者對此深信不疑。
騙你進傳銷的人。大部分是想要幫助你的人。他們覺得傳銷確實能發財,同時希望你也能發財。這也是為什麼會被騙的很大原因,因為他們出發點是善良的。
傳銷沒有集體上大課,不像電視裏那樣高呼呐喊,而是一對一的聊,所有人的表現都不會很誇張,一點都不像我們理解的瘋了,而是和正常人一樣。思維邏輯不僅不會很智障,反而很厲害。
4傳銷裏麵教人學好,而沒有教人學壞。從來沒有教過怎麼害人。從獨立的起居,生活日常的瑣事到與人和諧相處,做人做事的道理。這也是會被騙的很大原因,這就像是一個相反的潘多拉魔盒,打開時,一切美好的東西都來了,留下最後的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希望。
5會被騙的人智商並非低下,實際不是輸給了判斷真假,分析這是不是國家項目的理性。而是輸給了輪番轟炸的真誠和套路。
一傳銷有那麼可怕嗎?
可怕,可怕的不是在用綁架威脅你,而是通過洗腦讓你對傳銷是一項為國為民為己的大事業深信不疑,從而激發出了人很多的潛能和主動性。在麵臨反洗腦時,難度非常大。因為他對傳銷的格局已經被放到無限大,甚至可以大到為人類社會走向共,全世界人民共同實現大同這樣的層級。所以他隻會認為你格局,所以難以聽得進去。
大家覺得很荒謬嗎,我也曾覺得很荒謬,可這個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放大到這麼高層次的,一開始大家都是為了賺錢,為了做點生意,後麵因為得吹牛逼,吹著吹著就大了。
而最可怕的不是整把這個掛在嘴上,而是他已經他這個深刻在了內心的隱忍,真真切切把他當回事。在新人麵前更不會有類似的表現,所有的表現都是正常人。
因為他們已經被洗過腦了,所以千萬不要一味地嘲諷,否則更增加了反洗腦的難度。
二,怎麼還會被騙呢?
其實就是利用了上述人們對傳銷的誤解。還有利用了很多人性的弱點。
經常會問你一句話:你所理解的傳銷和你這裏看到的會一樣嗎?
我又沒有綁架你,你隨時可以走啊,我連鑰匙都交給你了。
然後你覺得自己很安全,可以憑自己的分析和判斷決定什麼時候走,那麼因為傳銷又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激發了自己的好奇心,想要探知更多的秘密。
然後又問?
你覺得邀請你來的人是要害你,但你不能感受到他是想要賺你的錢還是想要幫助你嗎
我們有給你上課嗎?我們像瘋子嗎?
你覺得傳銷是教人騙人,但是是出於善意的謊言啊,(這裏一下,雖然推薦人是善意的,但是造成的結果卻不是好的,這點他自己不知道。)
利用了人的善心,因為推薦人是親戚朋友,首先想的當然是想要救他,可是他卻你如果了解清楚了全部真相你要走,我跟你走。因為想要救這個人,所以才會待下來,這更加增加了被騙的概率。
傳銷的七前麵四會講大量的知識點,含括了曆史,政治,經濟,文化甚至哲學。
他們通過這些知識點讓你誤以為這是國家為了發展成世界第一強國在背後做出的隱忍策略
把自己偽裝成一支為了建設祖國的經濟長城不惜忍辱負重的紅色誌願軍
因為講的東西裏麵七分真三分假,很多人做的是都是去找裏麵的漏洞。漏洞是完全可以發現的,越聰明的人發現的越多,而發現漏洞的過程不容易,非常燒腦,因為信息量非常之龐大,還需要查閱非常多的資料。而這個時候即使再多麼博學多識的人精力也是不夠的。即使是真的博學多識,還要麵臨詭辯術、幸存者偏差、情感營銷、移花接木、魚目混珠等等技巧
同時還要對抗自己貪婪、懶惰、善良、同情等等人性的弱點。
往往越去琢磨的人,越容易被洗腦。反而那些隨便聽聽一知半解的人很容易脫離傳銷。
在這幾,傳銷裏麵還安排了很多的有趣的交際和節目,恰好可以放鬆這種緊張的氣氛,這會使得一個高度緊繃的人很快放下心中的防備,俗稱“開心門”。畢竟是個人啊。
知識點的真假並非是人們從事傳銷的根本原因,而是從事傳銷的直接原因。
我所了解的所有人是相信了眼前的人們,從而相信了這是國家項目,能賺錢,所以從事的
為什麼會相信了明明知道的從事傳銷的人呢?
1真的很真誠,不缺乏一些有情有義的人,裏麵所有的人以家人相稱,是真的很善良。
不缺乏高人,裏麵人有少部分大老板,企業高管,教師,金融係高手,是真從事過的,不是裝的。而這些大人物偶爾某一句話確實的很好,不得不讓人肅然起敬。
這裏提一下,為什麼有些高人會從事
從事傳銷的原因千差萬別,有為了錢的,為了國家,子女,情侶,甚至有些人就單純的體驗生活,厭倦現實,以為發現了世外桃源。
你自以為是每個人都是為了錢,這就錯了
裏麵什麼人都有,上到一些很厲害的總管,下到一些市井平民。各行各業,各種階層,各種性格的人。總有那麼一個人和你經曆相似,總有一個適合你。那麼這時很容易被此人同化。而且會因為信息量的攝入與和太多人打交道,不得不會產生一種收獲頗豐、受益匪淺的錯覺。而誤以為這真是一個龐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