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為了女兒(1 / 2)

朝堂上的寂靜一直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文武百官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個,一時間靜得落針可聞。氣氛僵持了許久以後,還是皇帝出口打破了這一沉默:“唐愛卿,你可知道你參的這一本是誰?”

唐英傑眼皮都沒眨一下,隻是把腰彎得更深了一點,他的語氣也是毫無波瀾,仿佛自己現在參奏的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一樣:“臣鬥膽參奏太子殿下,但若是按照我朝例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今太子殿下身上出了這麼多詭異的事情,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請陛下徹查為妙。”

皇帝眯起眼睛看著他,頗為玩味的說:“我相信唐愛卿的人品,但是這是事關儲君,在事情還未查明之前,不可輕舉妄動。明晰,你可有什麼好辯解的嗎?”

太子從他開口說話的時候起就僵在了原地,台山直禍連他也是昨夜才知曉的,這絕對不是一個巧合,他知道是有人想要整他,他懷疑了許多人,卻唯獨沒有把唐英傑那一派係的官員懷疑在內。一直以來,唐英傑一直都表現的太正直了,他就像是打定了主意要中立到底一樣,不管厲韜如何誘惑,他也從來沒有過要站隊的想法。時間過去了這麼久,不管是厲韜還是太子都已經徹底放棄了他這一派,任由他們站在一個中立的位置上。

但是現在又是怎麼回事?唐英傑為什麼會突然想不開站到了這樣一個風口浪尖的位置上?

太子身後的冷汗一茬接一茬的冒,現在可沒有時間給他多做思索,他來不及思考唐英傑的目的,趕緊向皇帝行了一個禮,然後說:“兒臣不知台山的異狀,倒是想問問唐禦史是如何知曉的。”

唐英傑的語氣沒有半分波動:“禦史聞風奏事,有何不可?更何況臣也並非逼著陛下對太子定罪,隻是聽說台山有異,懇請陛下派人前去查看清楚,畢竟事關國本,不可不重視。”

唐英傑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而且不動聲色地扯了一張大旗來遮掩著自己的目的,再加上他這個人一直持身正派,從來不參與黨爭之事,所以一時間就連皇帝也猜不出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了。

這個時候厲韜也站了出來:“雖然不知道唐禦史是從何得知這個消息的,不過既然關乎台山,那我們還是好好做一番調查為妙!臣弟懇請皇兄下令,派人徹查此事。”

厲韜的站出就像是一個訊號一般,整個朝堂上一下子炸了起來,文武百官都騷動了,所有人都爭先恐後的要發言,這其中有雲裏霧裏找不著北的一部分人,有厲韜派出來渾水摸魚的心懷不軌者,也有稀裏糊塗得跟著唐英傑走的人,一時間,整個朝堂上熙熙攘攘,吵得不可開交。

“都夠了,你們也知道此事事關重大,在事情的結果沒有出來之前,誰都不許胡亂猜測。”皇帝一聲大吼,止住了這番爭吵,朝堂上爭吵的內容已經由台山之禍轉移到了攻擊太子個人問題之上去了,如果他再不出麵阻止的話,事情就會朝著一個他很不願意看到的局麵發展。

但是大部分朝臣都已經被煽動起來了,他們肯定是不會允許皇帝把這件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又紛紛上奏,請求皇帝徹查。

元嘉帝皺起了眉頭,有一個皇帝,他怎麼會看不出來這種小把戲呢?現在台山出事,所有朝臣都對太子的人品產生了疑慮,這對太子的威信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如果所有人都不相信這個太子是一個賢良的太子的話,那他也隻能換一個人來當儲君了。隻不過現在,在事情還沒有到那一步之前,他還是想保一下自己這個兒子的。

“既然如此,那就著令大理寺卿前去徹查此事。”他這話一出口,厲韜幾乎要掩飾不住自己嘴角的微笑了,今日之事不知為何如此順利,台山之禍是他散布出去的,在今天之前,他還在煩惱,要如何把這個消息傳到皇帝的耳朵裏去,並且讓皇帝在朝堂上當場發作出來。如果用他自己的人的話,難免讓皇帝懷疑,可是今天這個唐英傑也不知道是吃錯了什麼藥,突然站出來當了出頭鳥,厲韜甚至幾乎要以為他是突然想通了,要跟自己站在一條船上了。至於選任的調查人員就更妙了,厲韜看得出來,元嘉帝今天是鐵了心要保太子,元嘉帝一直以為大理寺卿是他自己的人,所以才會把他派去調查,他恐怕這輩子都想不到,大理寺卿早早的就投奔了他睿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