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李炎集結好隊伍,看著麵前一隊隊排列整齊,精神抖擻士卒,露出了一絲微笑。
登上點將台,李炎高聲道:“諸君聽我指令,爾等之前在軍中從事文職者,出列站於左側,在軍中為斥候者,站於右側”。
頓時有一百餘人陸續出列,來到點將台前分左右兩列站好。
東漢時期還沒有報數這種法,李炎隻得叫趙申去清點人數。
不多時隻見趙申跑到台下,高聲稟報道:“回稟主公,文職者三十人,斥候四十二人。”
李炎點點頭,讓趙申把這七十多人帶去左側空地。接著李炎又道:“在列諸君自行組合,六人一隊,各隊選出伍長,一刻鍾後所有伍長在此集合。”
指令一下,眾人都行動起來。
或是找熟人鄉黨或是找生死戰友,開始選舉各隊的伍長。
李炎也不管他們是如何組隊如何選舉,徑自走到那些分離出來的文職人員麵前。
一番了解下來,這些文職人員並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人才,幾乎都是隻會簡單抄寫文書的寒門子弟,此時還難以堪當大用。
反倒是那些斥候裏,有個叫張為的子挺機靈的,讓李炎還算滿意。
畢竟行軍打仗中,斥候就相當於部隊的耳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炎也打算重新組建一支精銳斥候,當即點了張為的將,讓他暫時統領全軍斥候。
不多時,被選出的五百五十八名伍長已經站在了點將台前。
李炎來到眾人麵前,高聲道:“諸君能被選為伍長,那便證明諸位都是能力出眾之人,同時這也是眾弟兄對你們的信任。”
“如今,我要從你們這五百多人中選出五十五名屯長,眾人都豎起了耳朵,靜待李炎是要如何選舉屯長。”
李炎頓了頓,接著道:“要想當屯長,方法很簡單,東邊十裏外有一片楊柳林,你們隻需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哪裏,折下一段柳枝再返回來,先到的五十五人便是屯長。”
對於李炎的這種方法,眾人雖然有些目瞪口呆,但卻也覺得很公平。一時間眾位伍長摩拳擦掌,隻待李炎一聲令下。
李炎不管那些猴急的伍長,轉身點名道:“張遼、高順、徐晃、段啟、趙申”你五人此番也隨我同那五百多伍長一同分個高下。
眾人聽李炎也要參與,不由得一愣,心中卻更為敬佩李炎。
那可是來回二十裏路,雖然算不上是很遠,但對於像李炎這樣從未吃過苦頭的公子哥來,卻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
張遼等人紛紛抱拳應諾,他們卻不知道李炎前世可是參加過青少年馬拉鬆比賽,並且還獲得亞軍的人。
雖然穿越之後,這宿主李炎的身體顯得有些瘦弱,但畢竟也是自幼習武之人,底子並不算太差,區區二十裏路程李炎還真不怎麼放在眼裏。
李炎大手一揮,率先衝了出去,眾多伍長見李炎也和他們一起參與,不由得更為振奮,猶如脫韁的野馬,向著東邊楊柳林飛奔而去。
一番角逐之後,李炎卻是繼張遼、徐晃、高順之後第四個到達的人。
接下來就是段啟、趙申兩人幾乎是同時到達,幾人不由得相視大笑。
待到最後一個伍長到達之後,李炎他們也休息得差不多了,當即把眾人集合起來,進行下一輪的曲長選取。
曲長名額隻有六個,選取方法卻是李炎讓李貞楊元二人用竹片寫下首先到達的五十五名屯長的名字,讓他們抽簽進行比武,最後勝利的六人便是曲長。
一番精彩比鬥,選出六名曲長之後,接下來的校尉之職,對於校尉的人選,李炎卻是早有安排。
當即任命張遼為中軍校尉,徐晃為左軍校尉,段啟為右軍校尉。
李炎點點頭微微一笑道:“吾任命他們三人為校尉,你們這其中或許會有人不服,現在吾就給爾等一個挑戰這三位校尉的機會。
如若有人能戰勝之,則為校尉,但隻限今日挑戰,若是過了今日,有不服者,立斬不赦!”
頓時隊列中眾人都聲的議論起來。
段啟原本就是他們的上司,其手段眾人多少是知道點的,自認為比不過段啟。
但那張遼徐晃二人你們卻是第一次見到,不知道二人有何手段。
有幾個膽大的屯長就想上去試試。
但他們卻是晚了一步,卻李炎的護衛統領趙申,早在遷都長安之時,便對深得李炎看重的徐晃有些不服。
此時那肯錯過這個機會,向李炎請示之後便提槍上馬,奔徐晃而去。
李炎卻是根本沒興趣去看這場比試,徐晃何許人也,那可是能跟關二爺大戰七八十回合而不敗的猛人。
趙申雖然也有點武藝,可與突破了枯木逢春第五式的自己相比,也隻不過是在伯仲之間,又那會是徐晃的對手。
雖然李炎沒興趣看,可是場地上三千多雙眼睛可都盯著他們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