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小寶貝不見了.(1 / 3)

秦觀的驚訝不是表演的,是真驚訝。

在府衙裏,趙瑗對秦觀和錢知府,用吹大話騙李來福,讓李來福認為下任皇帝一定是他。

既使這個地方高皇帝遠,朝堂很難影響到。李來福為了他二弟的前途著想,也必定會關心朝政,必定想在未來的皇帝麵前好好表現。

聽了趙瑗的詳細計劃後,秦觀和錢知府二人麵麵相覷。

人們常把大謊話叫彌大謊。大殿下謊話用彌大謊來形容,還是有點弱,該叫頂大謊。

二人不敢反對。

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趙瑗比他們大了好幾級。

不敢反對,卻可以不參與。

精明的錢知府尋了個借口遁了,隻有秦觀一個人舍身冒險的陪趙瑗來李家大院。

其實,趙瑗隻把他的想法和計劃了一部分。關於同裏鎮的事,保留了下來。有些事,他拿不準,又但心秦觀知道的太多,戲演的不夠生動。

趙瑗想的是,投奔秦老大的人,也就是想殺死他的人是南粵府的人。很可能就是李來富的人。他假如了一下,假如李來富的背後之人支持的是趙渠。那同裏鎮的事,就解釋得通了。

那人不想讓經界法推廣下去,因為在同裏鎮推廣開了,下一個就會是南粵府。這隻是其一。同裏鎮的事鬧大,等於把趙瑗之前在同裏鎮的作為,全部否定。

倘若他真依著秦老大開的條件,去了同裏鎮,趁亂被他們弄死。兩個皇子剩下一個,那一個就是不用選擇的皇太子。

李家兄弟二人各有所得。

李尚書成了擁護趙渠的第一人,李來富繼續做著南粵府最大的地主財主。

這些秦觀是不知道的。

趙瑗回答他:“秦老大造反了,拉了一幫兄弟上了穹山。”

“啊?”秦觀大驚失色。

趙瑗慢悠悠的:“已經下山了,我們離開時,秦老大正和李知府商議以後同裏鎮的管理問題,等一切了結,他準備參軍。”他看了眼仍是一臉笑意的李來福,對秦觀,“秦大人若是想知道詳情,等閑了我們再聊他。李老板不認識秦老大,旁聽著無趣。”

李來福對趙瑗這些話半信半疑,他派出去的人,沒有消息遞回來。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明送死的人,還沒死,諸葛那個滑頭,以前風裏浪裏,刀光劍影裏都能溜掉。怎麼也不會在同裏那個山頭上栽倒。

李來福自我安慰了一番,心裏還是慌慌不安。暗自琢磨,要不要給自己和兄弟留條後路呢?這時他的管家趨步靠近,對他附耳了一句。

“大殿下以及秦大人先喝著茶,草民有件家事,過去交待兩句,一會兒便回。”李來福站起來身,笑容滿麵道,“兩位貴人一定不許走,走也不放人。”

李來福走出客廳,臉便陰沉了下來。低聲問:“怎麼消息才傳回來?他們坐的馬車,前日就到了。”

“那邊查的嚴,下山的人挨個清查,不讓隨便離開。阿鋒等了幾日才尋到機會溜出來,一路幾乎沒下馬的往家趕。”

李來福撫著緊皺的額頭:“讓他好好休息,別多想,勝敗是兵家常事。諸葛人機靈,不一定會掛掉,不定是提前溜走了。”

“死了。”管家肯定地:“阿鋒,他專門把屍體扒出來看了,胸前和背上,各紋著一隻海鷗。”

李來福遲疑了半,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一幫蠢材,去送死也沒死出價值。”接著又,“你去安排一桌好酒菜,我留他們吃飯。”

主家再三挽留,客人再三推辭。最後李來福:“用了飯,咱們一起分析海賊的事。”

假意推辭的客人們,立即坐下。

午飯極是豐盛,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一個一個的往桌上擺,又一個一個的往下撤,桌子再大就那麼大,幾十個菜擺不下啊。

有的壓根沒吃,甚至沒來得及看。

趙瑗大為高興,李來福要往他這邊靠了。哼哼,本公子輕易不騙人,這次非騙死你不可。還想著來抱粗大腿呢。別粗,也許馬上腿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