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敵人被停滯後,信使007比了一個手勢,炮塔瞬間熄火,然後幾艘飛艇打開了副炮,雖然並不是艦而是艇,但是畢竟是重型單位,火力也是不容覷,僅僅是副炮,就把衝在前麵的利赫造物化為灰燼,但是這也僅僅是杯水車薪,信使007臉上卻始終不見著急。
陳鏡也明白,這還隻是利赫造物前出的先鋒罷了,後麵如同海洋一般的利赫造物還沒有抵達。
但是陳鏡這邊已經接近於彈盡糧絕了。慌是不怎麼慌,陳鏡手上的底牌多到不知道用哪張,而且退路也是早就好了的,唯一的問題就是補給不夠了。
R5有心支援,但是鞭長莫及,等她的物資抵達,陳鏡都被踩成印度飛餅了。
裝甲騎士們紛紛抵在了護盾上,把自己的主炮搭在了護盾上方。是騎士,實際上外形更接近於坦克,這是行軍形態,此時緩緩展開的,才是戰陣形態,兩組履帶分開,支撐架和巨大的緩衝機構,都是為了防止傷到附近的友軍,原因無他,裝甲騎士實際上並不是進攻兵種,而是極具衛戎軍風格的防守兵種。快速部署和強大的直線打擊能力讓她們曾經一度成為戰場上最常見的智械之一,直到後來被取代。但是R5是艘老船,造出來的兵種也包括了曾經風靡一時的裝甲騎士,而且因為陳鏡的要求,她們的正麵還額外增加了一麵護盾。此時一百名裝甲騎士蹲在這裏,黑色的平地變成了一片鋼鐵叢林。炮塔熄火後,久久不見重新開火,因為她們開始了自己的另一項功能。
開發這些炮塔時,很多移動火力點都已經有了,按理來她們雖然甲厚耐揍,火力強大,但是很雞肋。不過後來添加了新功能之後,她們成為了衛戎軍暴兵流的核心兵種,用遊戲話語來,這四門炮塔,就是四個工廠,在不開火的情況下,炮塔下半部分的納米機器人會開始鑒別物質,然後在下方製造工程智械,這些工程智械馬上動手製造廠房,隨後,暴兵就開始了。
整個過程隻要一個時。但是地麵的振動顯示出時間並沒有那麼充裕,不過陳鏡實際上也沒打算就地造兵,他要炮塔造的,是彈藥。
所以當二十分鍾過去,第一個箱子被一個平板狀的懸浮智械抬了出來,運給戰鬥中彈藥損耗最大的單位。四箱彈藥並不多,但是隨後,隨著時間過去,彈藥箱出現的速度越來越快,顯然是在擴大生產規模。
在第四批次的利赫造物倒下之後,彈藥終於完全補給完成,而第一個這個星球土生土長的智械從炮塔的側門走了出來,加入了戰線。雖然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步戰隊,但是陳鏡卻感覺這是很大的進步,隨著越來越多的低級智械出現,陳鏡不僅鞏固了防守,還往外擴展了一截營地。隨後,新的六門炮塔建了起來。智械真正的恐怖之處展露無遺。
最後四個時後,戰鬥結束了,此時營地四周已經全是利赫造物的屍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