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周青峰構建信息網的決定,何玉蘭還是懵懵懂懂。但周青峰話裏話外要多傳播消息,多找些企業來競爭的意思,她還是明白了。
為了實現周青峰的目標,玉蘭從秘書處,聯絡部,業務部,宣傳部,采購部抽調了二十幾人,決定試一試。
先打造一個粗陋的信息發布平台。
“把我們和供應商最近的貨物需求,交通運輸,人才招聘等等信息全部詳細列出來。”
“聯係國內主要省份的大報社,買下他們連續一星期的廣告版麵。別怕花錢,大方的買。”
“在報紙上附帶刊登消息,任何企業都可以向我們發傳真提出供需信息,我們不能解決,也會想辦法把信息傳給可能解決的其他企業。”
任何......?
總部會議室裏,被召集起來的集團職員都被代理秘書長的話給驚呆了。有人喏喏問了句:“何總,任何企業都能向我們發傳真?”
這一步邁的有點太大。
何玉蘭一愣,連忙擺手道:“最後一條先不管,把前兩條做好就行。先向全國發我們自己的供需就行了。”
又有人低聲說道:“向全國發,會不會太誇張?是不是先在省內發一發試試?畢竟這花費可不小,隻怕一次就得上百萬了。”
何玉蘭再次一愣,她也覺著周青峰要搞一張覆蓋全國的信息網實在誇張。但聽到說一百萬就能把信息發遍全國,她反而堅定了想法。
“就發全國,不要怕花錢。雖說樹大招風,但把名氣搞大些也沒壞處。”
會議室內眾人對視,都覺著真把廣告打滿全國,轟動效果不會比‘聖光’買四架大客機小。
可也正因為集團剛剛買了大客機,才有足夠的可信度吸引國內廠商來跟自己做生意。否則天陽這麼個小地方,一家不知名的公司怎麼可能獲得別人的認同。
這廣告效果絕對是‘一加一大於二’。
想想自家集團名滿天下又更上一層,被召集起來的二十幾人還是挺興奮的。
大夥連夜加班,彙總集團本身以及供應商乃至毛子的需求和供給,一個版麵竟然放不下。
‘聖光’在不知不覺間真的成了一家龐然大物。它的一點點需求在別人看來已經是了不得的大單。
十條罐頭生產線如此,一次性全國打廣告如此,還有被渡邊念叨過的‘聖光’鋼鐵廠也如此。
何玉蘭在為罐頭而頭疼時,負責工程機械的鄭教授就在鋼鐵廠為區區馬口鐵而頭疼。
七十年代的‘四五計劃’中,為改善地方經濟,利用地區資源,國內上馬了一大批‘五小企業’。
‘五小’並不是隻有五個,小鋼鐵,小煤炭,小玻璃,小煉油,小水泥,小機械,小化肥,小火電,這些都算。
技術門檻低是‘五小企業’的特點,在當年工業總體落後的情況下,‘五小企業’解決了各地區對初級工業品的需求。
但到了九十年代,‘五小企業’浪費資源,汙染嚴重,質量低劣的毛病突顯了。實際上像天陽市的工業都算‘五小’,就沒一家規模大的。
到了新世紀,‘五小企業’因為種種問題被逐漸關閉,讓有足夠規模和技術的大企業活下來。
天陽市鋼鐵廠就是地地道道的‘小鋼鐵’,靠幾台電爐,利用廢鐵搞短行程煉鋼,解決地方上對鋼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