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五回、外孫外婆(1 / 2)

辜雲斬斷了幽州鼎,但是這幽州鼎雖斷,卻也隻是兩段做工精美的金塊,眾人不禁費解,這九鼎除了是純金鑄就,貌似再無別處珍貴之處,究竟是如何神通,方才能令他撼動下呢?眾人各自費解,卻也不敢耽擱,這九鼎上昭示下一個九鼎藏身之處的信息沒有出現,而大家身處北國,蒙古人勢力環伺,實在是危機四伏。

於是根據劉伯溫的建議,眾人帶著九鼎向東行進,於錦州出渤海,乘船向南行進。

辜雲和眾人正騎著馬前行,卻聽得馬車當中蘇醒的聲音。

一條素臂纖軟光華的伸出車簾,涼的臉萌萌的探了出來:“辜雲,我們怎麼走了。”

“征蓬部大事已畢,我們自當得走”辜雲道。

“誒,還沒來的及向龐大哥和胡三太爺此行呢!”涼一絲愁楚。

“行俠仗義,功成身退是俠者本分,若是再留在征蓬部也不怕我們把他們部落吃光了?”辜雲笑道。

涼道:“我們取了幽州鼎,如何到金陵去,莫不是要走海路?”

辜雲點點頭道:“嗯,不錯聰明!這韃子雖然路上的騎兵厲害,但是在水上可沒什麼威風,想當初忽必烈在朝鮮建立征東行省,征發高麗船工、民夫三萬五千人,建造了九百艘大戰艦。當年十月,他又以忻都為都元帥,洪荼丘、劉複亨為左右元帥,率領大軍三萬,從朝鮮的合浦出發,浩浩蕩蕩遠征日本。”

涼笑道:“嘿嘿嘿,這個我知道,這蒙古人遠征日本,第一次大戰本來在水上都已經勝券在握,但是不擅長山地作戰,隻好把士兵撤回海上,結果當夜海上刮了一場大風,把韃子兵都掀翻進海裏。”

辜雲點點頭道:“不錯這忽必烈一戰倭國不利,緊接著又發動了一場聲勢更為浩大的戰鬥!誰曾想這蒙古人造船不濟,便要高麗人給他們造船,誰知道高麗本身造船技術就不行,又素恨蒙古人暴虐,這忽必烈趕工趕得又急,結果這高麗人就造了一些江船和近海的船隻,結果第二次大戰,韃子的兵還沒到就被大風卷進海裏了。所以我這蒙古人海上不行!”

涼道:“對對對,這倭國還特意把這大風叫做神風呢!”

朱棣策馬聽到還來接話:“哈哈哈,蒙古韃子和倭奴狗咬狗,可惜了這船上還有不少中國的民丁將士。諸位有所不知,我朱家地處金陵,這自打韃子敗給了倭奴,這倭人便對中原沒有了漢唐時期的敬畏,不少浪人形成組織常常侵擾我們沿海百姓叻!”

涼知道倭寇的事情:“這倭寇壞著叻!朱四哥你將來有機會不得揍他丫的!”

朱棣笑道:“哈哈哈,將來有機會自然要揍他一揍!隻是這韃子與我中土接壤,若不平滅了韃子,就遠洋擊寇,恐怕是腹背受敵啊!所以革除倭寇隻能海禁了!”

涼一驚滿腦袋跑得都是課本上的海禁,這限製,那壓迫的封閉保守的一套東西,急忙道:“啊?不是吧,海禁?閉塞於外國交流,我們豈不是要故步自封?!

朱棣笑道:“哈哈哈,你又信了你那狗屁教科書的話啦?所謂海禁,別人的我不知曉,我們朱家的海禁海禁便是,革除海盜,阻絕倭寇,以防有賊人與倭寇私通害我百姓。至於商貿交流,皆有特定的通商口岸,與官商貿易,並依照規則設立關稅和商品的質量管理,實在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我們揚州地處運河交彙,這南洋商人往來貿易可不少叻!”朱棣順手一揚,在自己腰帶上的珠子指了指,卻道:“嘿嘿,不別的,單就這顆海明珠就是我從南洋商人處夠來,不和別國貿易是不可能的。”

涼點點頭若有所得,忽然雪源上冷風呼嘯,刺入車裏,涼打了一個寒噤,急忙退回去把衣服穿上。

且,辜雲,涼,朱棣,張玉,十娘,劉伯溫,徐妙貞一行六人帶著兩輛馬車,各馳駿馬在雪源的官道上走了半日。色乍暖,林子裏稀稀落落的雪花因為融化都悄悄掉落,錦州城還有幾日的路途。

這一路無甚要事,隻是在一處荒亭休息處,發現了幾具死了有些時日的屍首。細細看來皆為刀兵所殺。這錦州城越近,路上的行人亦漸漸多了起來,隻是行腳的店鋪沒有,一個荒棚子雪夾雜著稻草,方能供幾人歇腳。

“哎,歇歇腳,喂喂馬!”朱棣躥下馬匹,徐妙貞罵他:“呸,喂馬是假,男子漢大丈夫走不動路是真!”

“嘿!你這臭婆娘,要不是看在徐叔叔麵子,我早就把你一頓好打!”朱棣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