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理想與現實(1 / 3)

最終趙筱還是把電話打了過去,先代母親向對方致歉,母親的冷漠肯定傷了同學的熱情,出乎她的意料,沒想到趙銘居然渾然沒有當一回事,說阿姨對陌生人的警惕也是很正常的。隨後又說道明天下午回家的時候會經過趙筱的學校,到時候會把把複習資料給她,讓趙筱提前在站台等他。這讓趙筱激動不已,沒想到印象中的同學居然如此通情達理,而且根本沒有責怪的意思,不由得心情大好。同時心中又突然泛起了一絲漣漪,這麼多初中同學,他對自己特別優待,難道是……她不敢多想了,還有一年刻苦的努力學習,自己可不能在這個關鍵時刻分心。

趙銘倒是沒有什麼更多的想法,這時候的他正在奶奶病房陪奶奶,爸爸現在正在補覺,自己今天來的還是晚了,堂兄因為要回去上班,而且光盤現在越來越難賣了,所以每天他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去更遠的地方銷售。現在周邊的幾個鄉鎮情況他已經摸透了,最遠的地方,已經去了接近石城的一個縣級市了。

趙銘自然知道盜版光盤絕對隻是權宜之計,當初決定做這個自然是因為手頭缺錢而且確實是快速積累資本的一個辦法。他還有自己的備用計劃,不擔心更多的資金來源問題。這個十一在家就好好的陪奶奶。因為奶奶做手術,所以趙銘覺得應該讓爸爸徹底的把電子廠的工作停了,後期要特地去了一趟廠裏找領導請辭,趙銘知道原來的那個時空,趙永成也挽留了一番,但是架不住父親自己單獨出來創業的決心。現在的這個時空,父親因為另外一種原因而不得不辭職,對方會是一種什麼態度呢。

趙銘的父親以前做的是木工,在進了電子廠之後開始是做一些修繕維護的工作,同時自學了一些電工知識。一次偶然的機會,老趙發覺自己對產品外觀設計感興趣,於是他在業餘時間利用自己的木工基礎,對當時廠裏的收錄機和VCD、DVD機做了一些改革和創新設計,後來在一年一度的華州電子廠內部舉辦的技能大賽中獲得了個創新獎。在趙永成的慧眼識人下,老趙被調到了產品研發部門,不光負責全線產品的外觀設計,同時也參與了新品的研發。

這個時候的電子廠,普遍的五六百工資,趙叔良拿到手的也隻有七百多,還經常拖欠一兩個月的工資。所以他和宋臘梅還接了個車床加工零件的工作所以每個月還能多少多三五百的進賬。隻不過他腦子比較聰明,偷師學到了別人開模具的本事,這也是他上輩子決定辭職自己創業的一個原因。

錢花了還可以再賺,可是人沒了誌氣就什麼都沒有了。補覺醒來的趙叔良覺得,人到中年,猛然發覺自己的兒子已經走到了自己前麵,無論如何都是一件非常震撼的事情。內心早已經磨平的棱角,似乎還能紮的自己生疼,一種蓬勃奮發的願望,催自己向前。

他決定聽兒子勸,準備著過了這段時間,老母親的身體穩定一些了,自己就去辦理離職手續。

就在趙叔良考慮辭職自己創業的時候,華州無線電三廠的廠長黨高官趙永成也在為廠子的發展絞盡腦汁。經曆了90年代的輝煌,現在企業經過幾次轉型後明顯的走下坡路了,可以如果現在不轉型,繼續生產老三樣收錄機,vcd,以及dvd的話,最多還能撐個兩三年,然後呢?自己黯然離職,或者調回總廠,去軍工部門混日子?他不甘心。

前些日子,他去好多學校,相關企事業單位,部門做了訪問調查,讓他很是灰心。現在市場飽和程度,已經是觸目驚心,也許兩三年都不一定能撐下去呢,他自嘲的想了想。

這時候家裏打來了電話,讓他回去一趟,說是滬上那邊有人來了,他不得不苦笑著掛了電話,騎車回去。

作為輝煌過的鄉鎮企業,趙永成可以自豪的說,自己對地方的貢獻無人能及,自己在生活作風上絕對是楷模,經濟上也能接受的了考驗。但是目前的狀況,卻是自己完全不能掌握的。這是體製問題,很複雜的社會原因和曆史遺留問題,他一個人能力再大,也沒法拍胸脯說可以解決。

滬上過來的人他知道,上半年對方通過工商局的戰友和自己約了個飯局,飯局上對方提出了一個構想,即全盤私有化無線電三廠,然後棒國方麵注資更新生產線,專門為棒國品牌樂金生產影音播控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