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華音麵試 下(1 / 3)

接下來麵試的是建築專業的三個人員,因為趙銘對這個專業剛剛接觸,了解也是泛泛,所以他並不準備多說什麼。八個麵試複試考官,在三個人中選兩個人,其中還有一個是內定的,想想都是無趣。麵試題目是根據現有的公司廠房結構,對其進行優化調整。時間十五分鍾,現場作答。

首先進來的是一個華州本地在華州一建工作了五年的老職工馮建國,參加過華州高架設計,華州臨江區政府工程的監理,以及幾個本地的路橋工程。從履曆上來說,還不錯的。而且現場作答也很迅速簡潔,基本上華音的幾個高層很滿意。

趙銘提了個水電上麵的問題,特別是新大樓中涉及到強電弱電方麵,對方也做了詳細合理的解答,趙銘沒有理由不給他過。

第二個進來的是滬上的一個公務員蒲滿江,已經30出頭了,能通過筆試麵試說明了這個人確實有點能力,而且他在答題之前,花了五分鍾了解了下華音現在的規模以及今後五年內的規模計劃以及招工人數後,從另外一個角度對華音目前的廠房進行了細致的規劃,把華音目前臃腫的辦公大樓砍掉,改造成車間和設備間,同時提出了擴大目前華音公司建築麵積,和地方政府溝通建立單一的職工住宿區和辦公區外包的建議,讓所有的麵試考官覺得耳目一新。趙銘也原則上同意了。

第三個進入麵試複試的是一個資深的業內人士,名叫王秀長,早年在南粵從事調音工作,後來在90年代末供職於一家外資企業,專業從事高端音響的研發工作。華音的前身華州第三無線電廠在那個時期曾經和這家外資企業有過短暫的合作,趙永成對這個技術人員評價非常高。對方在趙永成參觀他們公司的時候,不經意的一個提醒,讓趙永成放棄了錄音機生產,專門代工對方公司的音響設備器件,差點讓三廠起死回生。雖然因為多種原因,三廠在短短幾年之內沒落了,但是如果沒有王秀長的提議,三廠估計撐不到新世紀。不過也因為對方所在的外資企業確實體量小了,做代工隻能勉強維持,沒有創新和自己產品的三廠,隻能一步步滑落深淵,直到趙銘的出現。

王秀長顯然是有備而來,他的工作經曆非常豐富,雖然也是技術出身,但是對於人情世故,麵試題目中的一些陷阱應付起來都非常自如,尤其是說道自己一口粵北音的普通話的時候,還自嘲的說自己鄉音難改鬢毛衰,但是音樂應該是兼容並包的。一席話讓在座的眾人對他好感大增,趙銘也點頭同意了這個人員。

馬上就是最後一個在華州參加麵試的複試人員,後續還有三個石城的複試人員,趙永成提議休息十分鍾,然後召集幾個麵試複試考官大家碰了碰頭,他覺得這次麵試複試的合格率很高,為了將來的發展考慮,是否應該增加錄取名額。趙銘覺得確實如此,與其後期加入,不如現在多做人才儲備,在後期工作中磨合的時間會更加短一些,對企業的發展非常有好處。

十分鍾時間轉眼就過去了,隨著宋媞清脆的聲音,最後一個麵試複試人員-秦昊進入了複試考場。

秦昊是這次內定的人員,趙銘毫不奇怪,有那麼一個同學在幫忙,一個工作都搞不定的話,才奇了怪了。秦昊也是這麼想的,今天一早,在同學的引介下,他見到了樂金駐華音的代表樸先生。樸先生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中年男人,見到兒子的同學秦昊之後,臉上才見了一些笑容。略略寒暄一陣之後,眼看麵試時間差不多了,秦昊就告辭去了麵試處。雖然這裏隻是一個看上去非常破舊的廠區,但是他知道新廠區的規劃,暫時在這邊將就幾年無所謂了,重要的是自己上邊有人,先把工作定下來再說。

秦昊進麵試會議室的時候一點都沒留意在座的趙銘。一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了麵試官中年輕漂亮的宋媞身上,隨著題目的出來才魂不守舍的粗略看了一下,第一句話就讓趙銘對他判了死刑:“我覺得華音這樣的小公司首先不應該考慮投入巨大的基建項目和固定資產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