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香江驚魂 上(1 / 3)

田中女士現在孤身一人,沒有子女和家屬的牽掛,這些身外之物對於她來已經不再重要了,因此她委托林嫻芝轉交這些東西,就是因為她那種看透世事和洞悉人心的能力,趙銘見到是林嫻芝在轉交,就不會提出來把東西還回去或者對田中家做出補償,或許老人唯一希望做的,就是趙銘和林嫻芝一直在做的那樣,為兩個國家之間的正常化和交流做出自己的貢獻。

趙銘知道自己的誌向並不僅僅局限於此,想到日益壯大的華夏經濟體,想到那個胎死腹中的三國自貿區,想到如果能夠團結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對抗米國的霸權主義,趙銘清晰的認識到自己即將到來的曆史使命。如果華音是一塊敲門磚,那麼自己費盡心思打破米國在科技上麵的領先地位,把高科技電子產業在華夏不斷發揚光大就是自己堅實的後盾。

東京到悉尼的班機很多,不過趙銘在決定離開東京的時候,還是決定在香江中轉一下,畢竟香江也是國內的城市,已經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香江,相對於國內的滬上和北京,有著自己獨特的地位和特色。

趙銘轉道香江自然有一大幫人在做幕後工作,比如澳洲前來接洽的石虎,比如國內的劉勇等人,一方麵是為了趙銘出行安全考慮,另一方麵也是工作的需要,和幾個國內大城市不同,趙銘在香江畢竟是人生地不熟,有個分公司在這邊,但也是僅僅是作為工作需要而存在,並沒有保障性的力量。

對於香江這個城市,趙銘的好感並不多,這來源於記憶空間中關於香江的一些人和一些事情,對於香江的教育製度,香江的人文和香江畸形的經濟,趙銘更是沒有好感,這樣的偽國際化大都市,其實不值一哂。華音公司在香江的發展並不順利,原因是在這種東西方文化交彙的地方,居然還存在官方地頭蛇性質的組織,簡單來就是合法化的HSH。趙銘並不排斥這種組織,但是這種組織龐大到一定程度,對這個環境都造成一種壓製的時候,任何組織包括政府在內都不會覺得心安理得。但是這裏就是一種穩定的存在,趙銘很是不屑。

在決定成立香江分公司的時候,趙銘並沒有立刻批準,而是通過一個皮包公司,在香江先擺平了經銷商,然後和社會上的關係捋順了之後,他才決定先成立辦事處,但是他有一個要求,雇員必須不是本土人,而是清一色的歐美分公司的優秀外籍員工常駐,另外趙銘也要求分公司成立之後必須安排員工輪訓,同樣員工不能是本土人,為的就是避免和香江本地發生太多的聯係。

這些年香江的業務一直不慍不火,一方麵是和雇傭外籍員工的開銷很大有關,趙銘也知道這和自己當初的決策有關,所以他對於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和自己的顧慮,反複的向李薇和趙永成為首的華音高層解釋,並且取得了公司高層的諒解。

趙銘和劉勇在香江國際機場彙合的時候,並沒有引起本地媒體的多少關注,而且香江本地媒體多數關注的是本土的明星和一些娛樂圈的八卦,對於一行保鏢包圍的低調的年輕男子,還戴著墨鏡的前提下,就沒有那麼多的注意力了。隻是趙銘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刻意低調,最後還是惹出了一點麻煩,用趙銘的話來就是:躺著也能中槍,簡稱躺槍。

趙銘來香江的飛機是私人飛機,而他下飛機的時候,正好香江的著名歌星,2005年香江姐羅茵姐結束了內地的演唱會返回香江的同一時刻,結果在不良記者刻意用幾張模糊照片和唯恐下不亂的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出現在趙銘麵前的報紙就是這麼一則駭人聽聞的標題:香江姐的地下情人?!

標題下麵就是一張趙銘,不得不這個記者花了心思的,用長焦鏡頭把兩個人模糊的身影重疊到了一起,然後用放大的效果顯示出兩個饒本來麵目,羅茵的麵目是可以看的比較清晰,但是趙銘的大墨鏡以及頭上戴著的漁夫帽,讓人根本看不出他本來的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