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與往年相比最為特殊的一個新年,趙銘清晰的明白這一點。
雖然他的身體才27歲,不過兩世為人,他的心境早就和中年大叔沒什麼兩樣,還好這隻是心理上麵的,這具身體還是那個年輕體壯的趙銘,沒有那種知命的老人味。
華夏人過年講究一個熱鬧,團圓,有句老話的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就是這個道理,趙銘也深切的體會到了這一點。上一世的遺憾,這輩子幾乎完全都彌補上了,不過趙銘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自己想做就能做到的,比如李薇的病,又比如奶奶的遺憾。
奶奶92歲了。
在那個時空,奶奶隻活了87歲,而且晚年特別淒涼,趙銘是在深夜被爸爸的電話叫醒,然後一個大隊裏麵的大哥開車送趙銘見了奶奶最後一麵,趙銘沒有哭。
在那之前的一,趙銘清楚的記得,馬上就要過年了,自己趕回去見見奶奶,沒想到奶奶其實已經到了彌留之際,自己在趙靜芝的陪伴下,走到奶奶的床邊,奶奶睡在厚厚的被窩裏麵,雖然墊著電熱毯,裏麵也是熱乎乎的,但是奶奶蜷縮的身體和緊握的雙手,讓趙銘幾乎不能自已,但是他還是控製住了自己的情緒,那次奶奶沒有能夠睜開眼看到自己,但是趙銘知道,奶奶肯定是知道自己回來了,一直堅持到自己回家,她才放心的走了。
趙銘沒有哭,一直到奶奶的骨灰送到紀念堂,他都沒有流一滴眼淚,就是爸爸背對著他出“爸爸沒有姆媽了”他也沒有哭。有親戚在一旁竊竊私語什麼帶到十歲就帶出這麼個孫子之類的話,他也沒有在意,因為那時候他什麼也聽不進去。隻是在那之後無數個午夜夢回中,想到奶奶的慈祥,想到奶奶把自己從帶到大,什麼好的都留給自己,眼淚就無數次的把枕巾浸濕。
雖然這輩子趙銘別的事情上麵自己覺得做得比較圓滿,但是在奶奶身上,趙銘依舊是怎麼都覺得沒做夠,因此在大年三十晚上,一家大給奶奶磕頭的時候,趙銘重重的給奶奶磕了十個響頭,別的輩磕三個頭就夠了,趙銘怎麼也覺得不夠,他雖然解釋這是代替孩子們給奶奶磕頭的,但是大家其實都明白趙銘的心意。
因為奶奶年紀大了,所以老趙家的年夜飯很早就開席了,七點半就圓滿結束,而家中女人們去收拾的時候,趙銘則是順勢坐到了奶奶的身邊,握起奶奶的手。
奶奶的手,瘦骨嶙峋,粗糙而且指甲都已經完全變形了,但是依舊還是那麼溫暖,趙銘一下子回到了數十年前記憶中,那時候他還是個蹣跚學步的孩子,身邊的奶奶格外高大,手也很大,牽著趙銘就像一座山一樣在趙銘身邊,趙銘仰起頭,看著遮住太陽低下頭看著自己的奶奶,他覺得格外安全,就是在趙銘長大以後他都覺得奶奶的手特別大。
大手,是那一輩人辛苦一輩子的證明。
奶奶的手很溫暖,但是趙銘著著,眼淚卻掉了下來,臉上帶著笑容。
奶奶老眼昏花看不清楚,一旁眼尖的李薇遞上一張紙巾,趙銘感激的看著自己的妻子,趁奶奶不注意,擦掉了眼淚。
起自己時候的糗事,到自己把魚偷偷養在家裏的水缸裏麵,到奶奶用筷子揍不聽話的趙銘,旁邊的三隻本來還被電視吸引住了,這下子一個個驚訝的看著趙銘,似乎想不明白爸爸怎麼也會被揍,尤其是趙卿清和趙倩茹兄妹兩個,怎麼也想不明白,爸爸怎麼會和姐姐(高婧)那麼大呢?
大伯趙伯琦和安德森夫婦三個人坐在另一側沙發上麵,現在安德森夫婦兩個多少有點聽得懂華語了,所以趙銘都是刻意放慢了話的速度,和長輩們閑聊著,等春晚的到來。
隨著喜慶的音樂聲響起,家人都圍坐在客廳電視麵前,沙發上坐滿了就坐在地墊上,有的搬來椅子坐在沙發後麵,有的則幹脆是坐在客廳桌子旁邊,嗑瓜子的嗑瓜子,聊的聊,趙銘知道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
奶奶顫顫巍巍的站起來,自己年紀大了,不能陪大家看春晚了,就先把紅包發了,家中一陣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