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銘第二次讓方少時驚訝的地方在於他高考那年的那個暑假,短短三個月不到的時間,這個名叫趙銘的年輕人就申請了數以千計的專利,他是怎麼做到的?更別在進入大學之後,這個家夥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專利,據他有一個團隊專門為他申請專利做工作。讓人驚歎的是,他的這些專利,很多都被應用到了後來的華音公司產品中,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能力,用到的成功了,那些沒有用到的呢?
“我對米歇爾了解的並不多,至少在我進入蘋果公司之前,我並沒有過深的了解這個人。但是我事後還是做過一些研究的,你知道的,我出生在華夏,那邊的關係還算比較熟悉,所以通過很多渠道我了解了一些,我也和斯蒂夫做過分析,米歇爾這個人可以用神秘一個詞語來形容。”
“神秘?”喬治不解的問道。
“是的,就是神秘,迷一樣的人物,我們隻能從一些報道或者華音的公司政策,對外公告中了解到很少的一些內容,而更多的內容我們依然隻能沒有任何辦法去了解。”
“比如?”
“比如他的那些專利是怎麼回事?不我們這個行業的專利,就橋梁建築方麵,我們隻能從簡曆上麵知道,米歇爾在大學選修了建築學專業,但是根據近幾年的專利檔案了解,相當一部分關於道路橋梁的專利,都是他在上大學期間完成的。其他的比如自動駕駛的專利,各種架構的處理器芯片設計方麵的專利,這可不是一個學計算機或者是建築的大學生能夠辦到的了吧?”
“又比如他那海量的資金來源,雖然我是一個華夏人,但是我對整個國內的家族了解是非常清楚的,華音公司在2002年的時候遇到一場巨大的危機,當時外資要撤離,國內的供應鏈和資金鏈即將斷裂,最重要的是當時華音的掌舵人突然發生了一係列意外,更可怕的是,華音公司前身的總公司無線電公司還落井下石,想要吞了華音。麵對這樣的危局,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方少時看到喬治凝重的表情,他突然笑了,“米歇爾當時不知道從哪裏拿出來將近一百億,約合13億米元的資金出來,瞬間就扭轉了整個局麵,並且從那以後把華音公司牢牢的掌控在了手裏。那麼問題來了,就算在2000年時候那個米歇爾身家有三個億,也就是四千多萬米元,他怎麼從哪裏變出這十幾億米元來的?再厲害的投資人,也沒辦法就用兩年的時間一下子讓自己的身家暴漲30多倍吧?股神巴菲特也做不到。”
見喬治陷入了深思,方少時笑了笑,不再言語。
趙銘這個人,身上何止這點秘密?據國內那家中原文化傳媒,也是趙銘的產業,這家公司裏麵的贏利點很多,也有專門的人在打理他的專利,這個人究竟申請了多少專利?以至於隻要和數碼播放器,電子產品(包括手機和電子產品的配件零部件)在內的很多產品,在申請專利的時候要考慮是不是會和這家公司的專利起衝突。像蘋果公司的顯示屏專利,多層印刷電路板專利,傳感器專利等方麵,目前用的還是這家名叫中原文化傳媒公司的專利,這也是對方的專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