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來自華夏的華音公司就更不用了,這家公司才短短的六七年的曆史,完成了大多數企業從製造到研發的轉變,從一家生產收錄機的工廠,到成為世界頂尖數碼播放器也才花了不到三年時間。而這家公司的轉型,也是在數碼播放器一枝獨秀的局麵下突然完成的,這是要有多大的決心和勇氣?公司董事會上麵這家公司的數碼播放器產值已經達到了三四百億歐元,這可不是當地的貨幣而是歐元,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如果諾基亞突然不做手機,改去做汽車,估計大多數人腦子裏會想,諾基亞發什麼神經?
所以這件事情裏麵,包含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這也不是自己需要知道的東西,把知道的情況反饋過去,就是拉夫倫目前最主要的工作。
考察之後自然就是去市場上做調查,倒不是市場部的同事不給力,畢竟現在是關鍵時期,絕大多數同事們的精力被牽扯到了新品的生產和新工廠的建設上麵。因為在歐洲,無論是Wo!Phone還是華音手機,完全都不是諾基亞的對手,無法正麵去做個對比,不過在新心亞洲市場,諾基亞麵臨著巨大的挑戰,所以公司高層一口氣開建了四家工廠,為的就是希望利用本土化抵消本土品牌的優勢。
諾基亞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林公司和華音也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信心來源於市場,所以拉夫倫來華夏的第二個工作就是調查這兩個品牌的手機市場。當然下麵他還會轉道霓虹返回芬蘭,在霓虹的時候,正好調查下Wo!Phone的情況,一舉兩得。
來華夏已經是第三,拉夫倫婉拒了熊貓電子郭經理的邀請,他隻身一人來到了華夏的街頭,這幾手機不知道怎麼回事,電池突然耗電有點快,可能是電池壽命到了,在隻攜帶了旅行充電器的情況下,一塊電池似乎有點不夠用,他決定利用考察市場的機會,購買一塊電池。可惜的是,今早上翻遍了網絡,居然在本地找到了七八家售後,他都不清楚哪家是確切的真正的售後,所以沒辦法,隻能把網上的地圖打印了出來,然後找了一輛出租車,一家一家的找過去。
第一家拉夫倫找到的是一個最近的位於電子市場的售後,不過看到數不清的門麵房,拉夫倫有點頭疼了,他聽的懂一些中文,但是不代表他能夠在密密麻麻的門牌上麵找到確切的位置,所以他隻好在門口一家店麵的門口年輕男子詢問諾基亞售後在哪裏。
拉夫倫本來以為自己找到好心人了,在他簡單的描述中,顯然對方聽懂了他需要購買一個充電器以及一塊備用電池,於是這個年輕人麻利的從自己的櫃台裏麵拿出了一塊封裝的電池和一個線充包裝,並且提供了一個報價:100元。
拉夫倫大吃一驚,在歐洲,即使是一塊電池都不止這個價格,他很清楚兩者之間的彙率差,所以在他難以置信的眼光中,年輕男子解釋了一番,給拉夫倫普及了一些關於水貨手機和散裝配件,國內組裝配件和高仿配件之間概念,同時見到拉夫倫手中的諾基亞N73,他麻利的從櫃台中拿出一台同樣的N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