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笑川這邊倒是幾次或明或暗的暗示梁師,可以去給銘基的高層通個氣,如果有什麼技術困難,完全可以安排更多的人員去華音公司實習,培訓,甚至尋求免費的技術支持,可是銘基公司不知道是出於麵子的考慮還是有什麼其他顧慮,幾次都是充耳不聞,甚至研發部門的軟件工程師都一再裁撤,最後留下的骨幹人員僅僅隻有13個人,曾經緊追在華音後麵市場占有率曾經一度達到將近15%的銘基係列的數碼播放器研發部門,將近百人規模的團隊,剩下的隻有這13個人。
“趙總覺得,銘基公司可以跟隨華音公司的戰略步驟,一起合作,我們華音負責高端產品的係統,軟件以及研發,銘基公司負責數碼播放器產品的研發和銷售,這兩者沒有任何衝突,我們華音產品的係統已經在數碼播放器時代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現在完全可以扶持寶島的兄弟企業一把,這沒有任何問題。而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認為銘基公司想要做強做大,就必須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能力,技術和製造上麵的東西我不太懂,但是我知道華音的產品在成立之初就立足於研發,在專利上麵可以數不勝數。可現在的銘基,給我的感覺是在吃老本,而且還是不會吃的那種。像今年華音公司幾次拋出了橄欖枝,銘基公司居然沒有接受,你是從銘基公司出來的,相信你對銘基內部的了解應該很透徹,銘基問題出現在了什麼地方,你應該比我和趙總清楚的多,所以我雖然和趙總的看法不同,但是我想聽聽你對雙方合作的看法之後,再下結論。”
孫笑川當然不會把更多的內幕透露給梁師,畢竟他是趙銘的心腹,可梁師並不是他孫笑川的心腹,趙銘跟他的華音的戰略轉移,自斷臂膀並不是什麼高明的招數,趙銘的隱退也僅僅是出於避開國外各種勢力的目光和關注,可以基本上目標已經達成了。而現在銘基的不作為或者亂作為,完全是擾亂了市場,不僅僅沒有守住原來的市場,連市場份額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跌,這可以絕對是銘基公司的失誤。
梁師知道孫笑川的對,他對於銘基公司高層的明爭暗鬥也很無奈,從脫離鴻基開始,銘基就帶來了娘胎裏麵的毛病,總是和鴻基集團藕斷絲連,比如用人製度上麵,比如財務自由上麵……這些都是銘基公司的硬傷,別看銘基在PC事業部門上麵似乎還過得去,可是實際上,這是建立在廉價的勞動力帶來的基礎之上的,現在通過轉移生產線到了國家內陸地區,看上去短時間人力成本可以壓縮,可是再過五年十年呢?
李總總是勸自己要忍耐,等待時機,可是對手大踏步前進的時候,你還龜縮在一個角落裏麵,那不叫忍耐,那叫縮頭烏龜,那是鴕鳥的腦袋。
梁師心中長歎一聲,嘴裏卻道:“現在我是華音的人,我想我對銘基現在的人和事,已經沒有判斷的資格了。”
孫笑川盯著梁師的臉看了一陣,笑道:“也是,怎麼樣,在本州地區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人選?”梁師疑惑的問道。
孫笑川道:“是啊,代替你的人選,我經常飛來飛去的,沒時間處理一些事情,這些隻要不涉及到總部方麵,都需要我來做決定,我一沒時間,二沒那麼多精力,怎麼樣,有沒有興趣回來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