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話(六)(1 / 2)

至於趙銘的個人決定,外界的解讀是這個年輕的億萬富翁已經放棄了追求,準備享受人生了,確實似乎也是如此,趙銘現在不管理公司的具體事務,華音今年的新品手機發布,都成了米國人(高晴,馬克.紮克伯格)的舞台了。有媒體報道,“趙半城”在南太平洋買梁嶼,在國內成立了一個私饒航空公司,在江對麵買下了一大片土地,要用來做土地儲備,現在土地這麼不值錢了嗎?一動就是上萬畝。

更別這個趙銘還假托父親的名義,每年拿出幾億塊錢給華州,通河兩個城市所有在校的中學生提供上下午的點心,上午是麵包和牛奶,下午是酸奶和吐司,這叫什麼事?在古代,這可是堪比修路搭橋的大善事啊,有多少人有錢了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憑這個,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楷模,榜樣。

但是楷模榜樣的另一麵就是趙銘把公司交給了高晴,外界雖然傳的邪乎,什麼高晴是趙銘的三,米國的二奶,華音公司現在事實上已經成為了米國的公司,你看公司的CEO和CTO都是米國人,兩個人在公司裏占了將近三分之一的股份比例,更別還有好幾家米國公司的股份在裏麵,這不是米國的企業是什麼?

別人不知道,可孫笑川是知道內情的,高晴可是趙銘的第一個女人,他們的孩子也是趙銘的第一個孩子,而馬克.紮克伯格,則是一個技術宅,在公司雖然持有股份,但是可以微乎其微,那些個持有股份的歐洲和米國的公司,背後是誰?孫笑川知道的一清二楚。事實上,華音公司並沒有上市,這樣的一個產業巨頭不上市是什麼概念?懂的人自然清楚,可以毫不客氣的,趙銘一句話,華音就要翻覆地。

至於外界不了解的中原文化傳媒,孫笑川了解的就更清楚了,這家從趙銘工作室發跡而產生的公司,和華音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且不華音大部分的專利技術支持來自於這個原來叫趙銘工作室的中原文化集團,就是當初華音公司陷入了資金危機,高層重病無力支撐,到處都是虎視眈眈的時候,也還是趙銘工作室拿出了一百億的資金,徹底把華音從懸崖邊上救了回來,這才造就了現在強大的華音。

更別華音崛起的過程中,中原文化集團已然是一個龐大的不亞於華音的商業帝國,看看中原文化的支柱性產業吧:渠道,房產,文化產業。哪一項都是國內頂尖的,用趙銘的話就是,這是未來幾十年都不會落伍的產業。

華音的渠道是在中原文化的骨幹人員建立起來的,現在華音甚至直接授權中原文化滿世界的進行渠道拓展,甚至把觸角延伸到了各行各業,不僅僅是華音的產品;房地產方麵就更不用了,早在01年的時候,中原文化的前身趙銘工作室就有意識的在全國各大城市囤積房產,起初的時候不多,每年囤個幾套,到了後來就是整個區整個社區的囤積,到06年開始華音已經涉足到了建設領域,趙銘的老丈人李濟實名下的建築公司,可是省內乃至全國都排的上號的建築公司,今年更是讚助了國內很多體育賽事。用趙銘的話怎麼的,以後咱們華夏在國際上會有個響亮的外號:基建狂魔。到時候咱們可不是在國內用水泥和鋼筋混凝土了,而是把基建項目灑滿整個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