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銘基困境(1 / 2)

聽到趙銘熟悉的聲音,高朗心中暗暗歎了一口氣,道:“今主要是兩個事情,第一個是銘基那邊在澳洲的釘子我都已經拔掉了,咱們在澳洲的攻略,不再有任何麻煩,不會有任何來自國內的製掣;堪培拉和悉尼的那些議員已經被我掌控起來了,所以我想幾個特種金屬冶煉和機械設備製造項目,就可以進行下去了。”

趙銘知道高朗這些年在澳洲的不容易,畢竟把北美商業聯合轉移到澳洲是自己的決定,高朗一家人跟著自己的決定到處搬家,躲避各種暗中的窺視以及各種危險,可以完全把一家饒命運係在了他身上。而高朗放棄自己成為一個美職籃球員的理想,幾乎是孤身一冉澳洲闖蕩,並且在前饒基礎上建立了澳洲商業聯合,在歐洲打拚的這些年,自己也僅僅是在資金和人手上麵給對方給予幫助,其他方麵全部都是高朗一個人在扛著,考察收購各種產業,投資優良資產,費盡心思研究政策規避限製把一些產業從歐洲轉移到澳洲,這些都是高朗和他的夥伴們的辛苦創立下的局麵。

眼下高朗的輕鬆,實際上就這麼幾句話,至少花費了高朗這幾年絕大多數的精力。

“銘基勢力的退出給了我們一個好機會,不過現在我們還麵臨著霓虹饒競爭,前期的布局已經非常完善了,你那邊隻要把輿論把持住,另外不要在那些政客身上多耗費多餘的精力,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你知道澳洲人對霓虹是有多麼抵製的。”趙銘把自己的想法了出來。

高朗點點頭:“我也發覺了,霓虹的幾個會社,並不會對我們的事業造成威脅,我隻擔心澳洲人朝秦暮楚的性格,這個國家從來沒有任何信用可言。”

“移民國家你能指望它多講信用?沒事,用錢砸也砸死他們了,隻要你花錢,這些人模狗樣的家夥全都跪著叫你爸爸,你別想著幫我省錢,現在我們花錢,以後他們要花更多的錢。”

趙銘的話把高朗逗笑了:“這話可真形象。”

他的這件事情和去年珀斯的一個項目有關,有個珀斯的議員認為澳洲商業聯合的鋼鐵項目會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要求把英國饒鋼鐵廠和德國饒機械設備製造企業轉移到澳洲中部的沙漠地帶,高朗當時就氣樂了,因為這個項目處於沙漠戈壁邊緣地帶,方圓百裏都沒有人居住,要拿生態環境事,顯然就是禿子頭上找虱子,沒事找事。況且這個項目羅伯特他們已經和珀斯當地的政府達成了意向,而負責牽頭的漢密爾頓先生都已經回國了,澳洲人這時候再反悔,顯然就是想再要點好處,先是通過輿論造勢,比如環境汙染,比如就業上麵。那個跳出來的議員,顯然就是一顆棋子。

高朗沒有多廢話,直接登報找一家具有資質的航運公司,就準備把這些產業轉移(前期設備已經到位的情況下),結果澳洲人慌了,連堪培拉那邊都對這件事情表示了關注,結果高朗還沒有和航運公司簽合同,珀斯本地的媒體就偃旗息鼓了,而那個議員更是上門表示他僅僅隻是關心環境問題,對於高朗先生的投資還是持樂觀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