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1 / 2)

張青雲說的來人是兩個年級差別比較大的男性,從著裝和說話的語氣來看一看就知道是什麼人,不過趙銘還是按照禮數,親自去了外邊接待,看著對方四周打量好奇的眼神,趙銘又皆是了一遍這家華夏醫院海南三亞分院的情況。

“我說怎麼看著眼熟,原來是和咱們華州一脈相承的,趙銘,你做了好多好事啊!”兩人的態度都很親切,其中年長的那位還是華州本地人,雖然在省府工作了,但是看趙銘的眼神是怎麼看怎麼喜歡。

雙方分主賓在會客室坐下之後,趙銘就留下了劉勇一個暫時擔任自己的秘書,在工作人員端上茶之後,會客情就清場了,趙銘順勢介紹起了這次北歐之行中並不存在的幾次專家“交流”內容。

“……總的來說,也是因為前幾年在國外見識的比較多,尤其是歐洲和歐洲北部,那些地方曆來都是農作物產量較低的地區,他們那邊對於糧食這樣的物資尤為迫切,每年都要從世界各地進口各種農作物來彌補本地的不足,事實上,他們對於氣候的了解,更是比我們了解的精確,我曾經聽一個挪威的專家說過,在未來的十年到五十年,氣候的反常加上各種自然災害,會嚴重影響到北緯37°以北的農作物生長,而且全球氣候環境的惡化,更是會影響到整體的環境,不僅僅是對農業有影響。”

“因此,我覺得雖然我們國家有袁老這樣的人物和堅實的後盾,我們民間也應該在這方麵有所作為,正好我離開華音的管理崗位之後,有時間把我在上學時候做的一些事情給撿起來,這兩年用中原文化傳媒在全國各地做的一些準備,其實就是這些年我自己了解到各種情況之後的實際踐行。專家說對了,那麼我的準備就有了用武之地,要是專家說錯了,那也沒關係,我們中原文化傳媒和中糧那邊也有戰略合作協議,到時候有中糧的渠道,我最多虧點,百來億的損失還不至於讓我傷筋動骨。”

來人中另一個年輕一點的應該是學者型人物,聽到趙銘口中說的那幾個北歐專家的名字之後,也隻能把各種疑惑埋在心頭。他們二人聽到趙銘說的各種安排之後,心裏也是歎為觀止,這簡直就是一個模板,按照趙銘這樣的計劃,每年隻要投入數百億的資金,然後按照趙銘的中原文化傳媒的模式推廣下去,別說幾年了,就是幾十年上百年的小冰河時期,國家都有信心和能力堅持下去。

更別說還有趙銘這樣的企業家在中間提供資金和人力物力的幫助。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你這樣的行為因為其隱蔽性,且沒有什麼目的,所以我們並不會對你的行為做任何評判,後麵的事情也要看你的表現。但是從管理的角度來說,你這樣的行為其實犯了大忌,畢竟在國外你和很多經銷商屬於同行競爭的行為,邵同那邊也有一些經銷商,他們每年從南亞做進口糧食也是不小的規模,民間對於你還了解不多,所以我們的建議是,希望你能夠親自前往邵同一次,跟有關人員會會麵,大家其實說開了就好,像老韓那邊,我們就完全可以去做做工作,你覺得呢?”

年長的華州老鄉的話,讓趙銘心頭頓悟,其實今天來為前來,不光光是對他的這些隱秘行為作出詢問,同時也有肩負著兄弟省份之間互相諒解的意思,畢竟大家在一個鍋裏用勺子,一些摩擦和誤會,完全可以用商業行為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