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高朗這麼對比澳洲的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惲明遠點點頭:“確實如此,目前來說暫時沒有解決的辦法,等物流產業園徹底完工,新的港口投入使用,那麼小鎮搬遷就可以開始了,在距離東岸鎮政府往南十公裏,也就是距離這片區域二十五公裏的地方,現在已經開始建設新城了,目前規劃中一共是三個街區,居民樓21幢,一共四個安置小區,相應的學校,體育場館,菜市場還有一些配套設施都已經在建設中,其他的拆遷補償工作之類的也已經在進行中。”
“這是今年定下的規劃吧?”高朗問道。
惲明遠苦笑:“是的,一切都是剛剛才開展的工作,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還有各種人才。我和這邊的鎮長是熟人,他剛剛履新,相關工作也公示在政府網站和大樓那邊,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不過東岸這邊我也是剛剛才接手沒多久,一切都是草創階段。對了,剛剛聽高先生的意思,你是在澳洲那邊從事工商業方麵的工作?”
高朗點點頭,然後又搖搖頭,雖然知道惲明遠是可以信賴的人,但是自己身上的事情,完全可以說幾天幾夜也說不完,現在這關頭沒有必要多說什麼,以後大家會互相了解的。不過看著這片幾乎是一張白紙的土地,高朗一瞬間就明白了趙銘安排自己來考察的意義,以後自己的工作,就要和這裏緊密的聯係起來了。
三天後,東岸物流產業集團公示了集團最新的管理層名單,高朗的名字赫然在列。
趙銘給高朗的定位是企業家和投資人,對於他這樣的身份的人來說,既然失去了澳洲的國籍,那麼自然有別的解決辦法的,通過伊莎貝拉的能量,以及喬進之在奧地利打下的基礎,一個奧地利華僑的身份就順理成章的出現了,而且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尤其是東岸物流產業集團這邊,有了康納這種的投資還不能算真正的外資,一個來自奧地利的華僑的大筆的歐元,完全可以讓東岸曹小友那邊笑的合不攏嘴。另外,高朗也不是一個人回來,在北美洲和澳洲這些年的曆練,他手下的團隊雖然四分五裂,可也保留下了不少人才,其中的精幹力量就被他帶回了國內,當然了,清一色的歐盟以及澳洲的護照,在國內,注定會被派上大用場的,尤其是國際合作方麵,這些身份的人工作起來必然得心應手。
所有的基礎就建立在高朗能否迅速融入東岸物流產業集團上麵。
目前東岸物流產業集團的董事長是由投資人高朗擔任,總經理的不二人選自然是惲明遠,經營東岸物流產業集團,他的理念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認可,自然是需要他來掌舵了。財務主管是由大學專業學財務的顧文娟擔任,不過她目前還隻能是名義上的主管,畢竟她的經驗僅僅局限於家族內部業務中,正規的企業方麵,還是需要華音安排人手過來,高晴讓華音分公司這邊安排了個老將祝燕曉出馬,年紀大了精力跟不上,不過有年輕的顧文娟還有幾個小丫頭在,不必事必躬親。人事主管是由盧曉嫻代管的,目前她還在華州分公司實習,所以副主管暫時由張嘉寧接任。至於行政,後勤方麵都不用擔心,早就安排好了人手。而物流方麵則是金基名推薦過來的梁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