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隻是一個最好的預想,在現實中並不能實現,但並不阻礙兩國正文氵台的精英人物在一些場合做出一些互相呼應的事情,有時候,火上澆油的效果遠比平時潛移默化好的多。
在這次的滬上“培訓”中,趙銘也跟從歐洲,美洲和亞洲趕來的這些年輕人們灌輸了自己的這種理念,不管他們是否還有為自己祖國奉獻的心願,至少在華音的這個平台上麵,他們所做的事情不僅僅是在為華音和華夏,也間接支持了他們各自的祖國。
趙銘和宋巧兒在電話裏說的事情是這個月米國和棒國政府協商,把落後的半導體生產線轉移到棒國的事情,因為裏麵攜帶了部分農產品輸出作為捆綁性條件,這讓棒國政府格外的為難,因為這些都不是他們所需要的東西,雖然裏麵也有一些技術棒國的企業沒有掌握,可是這樣的東西,別說星星星了,就是海尼克斯隻要花幾年功夫也能夠趕上。
可誰讓對方在棒國和霓虹有駐軍呢?
霓虹那邊的情況就複雜了許多,畢竟霓虹的經濟體量一直都是第二名,曾經一度非常接近第一名的23,米國人對於這條紅線非常的警惕,所以……霓虹被毫無理由的打壓了,這是危險的第二名和第一名之間的競爭,在當前看來,米國在經濟危機麵前,對霓虹的要求也僅僅就是幾條汽車生產線,電子產品和農產品的捆綁協議。
這些個條件就更搞笑了,因為從上個世紀的最後十年到本世紀初,汽車行業一直就是霓虹在米國的優勢產業,霓虹汽車的省油以及價格,使得整個不把石油當回事,或者說把石油當水一樣用的米國各階層也頗為親睞霓虹的汽車,而對於政府和那些大企業來說,壓力就大了,福特,悍馬,JEEP,凱迪拉克,別克,克萊斯特,林肯,道奇……每個都是行業中的佼佼者,不光在米國市場上有競爭力,在全球市場都是強大的存在。
結果霓虹性價比省油汽車一出現,就讓米國本土市場陷落了,米國的汽車行業慌了,鋼鐵企業慌了,政府慌了……不得不啟動了反傾法案之類的手段之後,這些大企業和政府驚訝的發現,情況依舊如此,所以,無奈之下的米國大企業強製推動政府向霓虹政府施壓。作為上世紀的戰敗國,霓虹不得不接受駐軍以保持國家的完整,在駐軍國對於一些行業的要求上麵,霓虹政府也不得不低頭。
而農產品這方麵,雖然霓虹的需求量很大,可為什麼他們要舍近求遠的去買米國的更貴的產品,而不選擇更近的華夏和東南亞呢?
這都是曆史原因造成的。至於霓虹的電子產品,原因幾乎和汽車行業差不多,因為在全球格局上來看,霓虹和米國的電子產品依舊是競爭力最為強大的,巧合的是,霓虹的電子產品和汽車行業差不多時間開始占據米國市場,甚至還要更早一些。
那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隨著隨身聽的興起,電子遊戲也開始進入了家庭,其造成的影響和“破壞力”還要更大,以至於米國的所謂精英階層要求全麵抵製甚至清理霓虹的電子垃圾和電子遊戲產品,他們認為這些“上不了台麵”的東西會毀掉米國的年輕人和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