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人在順風順水的時候,什麼都順利,人在不如意的時候,喝水都覺得會塞牙。
對苗輔來說是如此,對於金振燁來說,也是如此,他覺得沒有哪個年份比2008年更好的了,從上世紀最後十年混到現在,終於有了好轉的苗頭。從一個棉布廠擔任車間主任,到織布廠廠長,然後抓住機遇籌資創辦了自己的建築公司,在商海中打拚了十幾年,終於時來運轉了。因為爛在他手裏的房子,那些曾經被用來抵建築款的房子,終於開始有了漲價的苗頭,也就他見機的快,看到房價上漲的趨勢比較明朗,在出了一棟樓套現上千萬之後,就把其餘的房產捂在了手裏,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他也是身家上億的有錢人了。
想到有錢人,他心頭閃過了一絲陰霾,不由得一個哆嗦,腦子裏那個人的身影,始終無法驅散。
原因很簡單,在建築這個行業,一個人的突然崛起,幾乎斷了所有江南私人建築商發財的路子,那些國有企業還好,像他們這種死人建築企業,就隻能跟在那個姓李的人屁股後頭吃點湯了。雖然這個人依舊豪爽大方,但是對於質量要求極高,同樣的情況下,他們在徽省做一個項目可以賺一百萬,在他姓李的手下,隻能賺個二三十萬就謝天謝地了:其餘的錢都被浪費在那些可有可無的要求上麵了,比如說設計要按照圖紙和實際來,每張設計圖紙都要花大價錢,都必須過的了他的關;材料也不能省,從前可以在鋼筋和水泥上麵刮點下來的錢也沒有了;工序必須嚴格按照規定來做,一點馬虎眼都打不得;和監理方的默契也不存在了,現在在江南地麵上的監理,簡直就是閻王爺,他姓李的一條狗,逮著誰就咬。
尤其是姓李的還說,在江南的一畝三分地,要是有工程出了問題,不管是不是他姓李的承建的,他都會追究到底,要是有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弄什麼貓膩,以後就別在這個行業裏麵混了,他一定會一查到底。
江南的私人建築公司招誰惹誰了?出了姓李的這麼一個閻王爺?
金振燁同樣這麼覺得,所以他和很多建築公司一樣,把自己名下的建築公司開到了外地。但是外地的市場哪有那麼容易去占領的,首先人生地不熟的,而且在當地需要各方麵打通關節,哪能一時半會就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其次,做建築承包這個行業,需要的原材料還是受到各方麵的製約的,尤其是本地貨,你要是不跟本地的那些水泥黃沙供應商打好關係,想要順順利利的做活,基本上不可能。更別說在貨運上麵,還需要本地的支持了。
於是乎,金振燁和大多數私人建築商一樣,日日熬著,就盼望著姓李的家夥早點滾蛋嗝屁。他們也不是沒有使過什麼手段,有的人送錢,有的人找省裏的關係,還有的人幹脆連女兒都送上門了,結果姓李的就是油鹽不進。
用姓李的話來說就是:我姓李的還差錢?你知道我女婿銀行裏存款幾位數嗎?你知道我女婿平時打交道的級別不小於正廳級嗎?你知道我就這麼一個女兒,你們還送女人給我,想害死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