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高三學生來說,學習似乎不應該算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可實際上……怎麼那麼難啊!
水鏡老頭不知道從哪找來個武術教師,姓高名奐,好像沒聽說過這號人物。這人看著雖是個年近五旬的白發老者,可那身手,真不是蓋的。第一天見麵就丟給了他一把長槍,然後在校場上狠狠揍了他一頓,從此雙方就確立了高老頭說一不二的地位。
據說這就是“下馬威”……
“水鏡武術專修學校”的課程主要分為:騎術、槍術、短兵、箭術幾項。
騎術還好說,小時候他爸就帶著他去馬術俱樂部騎過兩次馬,也不算是沒有一點兒經驗,加上自幼他就膽大包天,所以不過兩天功夫他就騎得算是有模有樣了。
更讓他吃驚的是,以前在那個世界的時候,一直聽說三國時沒有馬鐙。來了才知道,其實這說法不對,至少不完全對。
這個時代是有馬鐙的,不過不是他以前見過那樣的金屬馬鐙,而是一種叫“繩環馬鐙”的東西。是用繩子打結做成個環掛在馬身旁邊,也有用皮革之類的材質做的。
最早的時候隻是單邊的,方便上下馬用。後來不知道是哪個天才,發現腳上蹬個東西不但騎得更穩,還可以騰出雙手射箭或砍殺,於是就有了這種雙邊的“軟蹬”。
為這事鄧艾還得意了一把,他按照後世的例子設計了個硬馬鐙的圖紙,不但讓高奐刮目相看,這仗圖紙更被一個叫“李撰”的年輕人搶了去,如獲至寶。
說起李撰這人,還真挺有意思。這家夥表字欽仲,平日裏說話做事還真是不知“輕重”。
這人和自己差不多年紀,據說是早些年從蜀中來的天才少年,師從老莊主司馬徽,深得真傳,五經、諸子百家無一不精。
但這家夥的愛好完全不在這上麵,反而對算術、卜數、醫藥、弓弩、機械什麼的很感興趣。加上生性輕脫,估計是在蜀中呆不下去了,隻能跑這裏躲著。
說不清這家夥是個天才還是瘋子,自打見麵第一天起,這小子就看鄧艾不順眼,隔三岔五的來找點茬。雖說也沒感覺到多大的惡意,不過也是惱得他狼狽不堪。
不過,這山莊裏也沒個正常人,那跳脫的小李子和裝模作樣的水鏡老頭不說,就是眼前這個不苟言笑的高老頭……看起來也有些問題。
這人武藝是很好的,鄧艾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記漏了什麼人,有這樣的功夫,沒理由不在曆史上留下名字。
不過他這個老師當的……完全不合格。
度過了歡快的騎術訓練後,剩下的幾乎都是苦日子。每天早上是雷打不動的基本功練習,這個時代的體能訓練實在是太簡陋了,不是紮馬步就是舉大石……
鄧艾半蹲在院子裏,暗自腹誹不已。隻是他以前也沒正經學過什麼體能訓練的課程,絞盡腦汁能想起來的隻有俯臥撐、仰臥起坐、單杠、跑步什麼的。
可等他和那高老頭說了之後,除了一頓白眼之外,隻額外多加了半個時辰的長跑。
用高老頭的話來說就是,你武藝這麼差,多練習練習跑步,逃命的時候也好用得著。
除了枯燥的基礎訓練,正經課程裏,首先練習的是短兵。
短兵指的就是長得比較短的兵器……這不廢話嗎……
和長槍、大刀這樣的長柄兵器不同,短刀、劍這樣的兵器因為尺寸問題,一般是用作一對一近身格鬥、防身,或者是戰場上的大混戰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