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正想起身,不料對麵角落裏卻有一人搶先站起身來道:“晚生有詩請諸君指點。“
鄧艾一愣,嗯?怎麼還有不怕死的?
那人看上去不過十七八歲的樣子,長得倒是一表人才。那丁儀顯然也有些意外,愣了愣笑道:“好,你且道來。“
那年輕人也不囉嗦,稍稍舒展了一下胸口,輕咳兩聲,朗聲吟道。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詩一出,整個廳堂裏的氣氛為之一變。四下裏靜得嚇人,仿佛連根針落在地上的聲音都聽得到。
本欲看笑話的“吃瓜群眾“們呆若木雞,那些譏笑的詞句卡在喉嚨裏半吐不出來。就連楊修、丁家兄弟這等文學大家也聽得目瞪口呆,一個個出了神,鍾會則是眉頭緊鎖,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好一會兒,丁儀帶頭鼓起掌來:“好詩,好詩,了不起,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敢問這首詩可有名字?“
那人答道:“謝先生謬讚,該詩名曰《臨江仙》。“
臨江仙,果然是臨江仙,不會錯的,這絕不是三國時期的詩,是……是……想不起來了,反正不是,這是教材裏的經典古文,作者是個叫楊慎的大才子。
鄧艾倒不是從書上知道這首詩詞的,和大多數喜歡三國的人一樣,看過那部老電視劇的,沒有人會對這片頭曲陌生。
他越想越覺得就是電視劇裏那個,就連語氣語調都有幾分相似。
盡管楊修等人已被這首曠古爍金的大作震驚了,盡管在場眾人都鴉雀無聲、自歎弗如,但是這裏沒有一個人能體會鄧艾此刻的心情。
同行?這人一定是同行!要麼是楊慎自己穿回來了,要麼就是個像他一樣的現代人。
怎麼會這樣?這年頭穿越真是這麼容易的事了嗎?又一個穿越者?
他滿腦子都是問號,以至於楊修等人問那人姓名籍貫出身師從等事項的時候,他都完全沒聽進去。
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正好聽到丁廙問道:“閣下文采斐然,隻是這首詩是何體例?似是不常見?“
那年輕人麵上稍稍一滯,隨即很快答道:“晚生隨性而作,不成體製,讓先生見笑了。“
丁儀開口道:“無妨,無妨,歌以詠誌,詩以傳情,未必都要陷於體例。“
“丁曹掾的是。“
“歌以詠誌,詩以傳情。得好,得好,晚生得裱起來掛在家中。“
……
那年輕人拱手欲答謝丁儀的好意,剛要開口,鍾會卻站起身來開口道:“這位少年文豪,今日難得相遇,不如請君即興賦詩一首,讓大家開開眼界如何?”
那人看起來有些猶豫,旁人早已跟著起哄起來,一個個都是愛湊熱鬧的主。
楊修不開口勸阻,也不參和,隻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