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除夕(1 / 2)

除夕還是來了。

時隔九年,代王再次回京,注定這個除夕與往年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逝者已去,沒有人再去理會那血雨腥風背後的真實。難得皇帝在世的兒孫全部聚齊,也難得在這本不太平的年景中又度過了一個相對祥和的一年,皇帝感慨頗多,眾人也是頗多感慨,在莊嚴肅穆中皇帝帶領後宮妃嬪及皇子完成了莊重的祭祀大典。

祭祀之後回到皇宮,眾人又是對皇帝一番新年的朝拜,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龍體安康,福澤萬民,功秋千代……各種吉祥的年話不絕於耳,皇帝也是龍顏大悅喜上眉梢,各種賞賜是應接不暇。

太子雖然年紀尚小,可地位最尊,所以得到的賞賜也算是最為矚目,代王剛剛被封為柱國大將軍,雖然還沒有完全掌握全國的軍隊,可這個炙手可熱的頭銜還是遭到了不少人的羨慕嫉妒,當然有恨也隻能藏在心裏。所以,對於物質上的封賞顯得有些差強人意,也正因為如此才沒有在除夕遭到一眾人等炙熱且嫉妒的目光。

作為後宮之首,尹氏的封賞自是豐厚,也算是對之前打擊的一種變相安慰。王氏也得到了理應屬於婕妤的封賞,隻是不知道是皇上太過開心還是有意恩典,王氏還格外恩賜了一道聖典,就是允許代王在每逢初一十五的時候進宮拜見王氏!

尹氏雖然表麵上仍舊笑意盈盈,可早已經恨得牙根兒都在發癢。

熱熱鬧鬧的封賞之後是宮宴,可能是由於上了年紀的緣故或許是因為貪杯而多喝了一些,皇上的體力有些不支,所以,還沒到午夜,眾人就已經都散去回府了。

京城的除夕夜格外的熱鬧,聲聲的爆竹,紅紅的燈籠,一片熱鬧祥和裝點著團聚的夜晚。和這熱鬧極不諧調的是霽月和傲雪,不知道怎得,明明沈淩風就在京城,可卻不允許沈霽月在除夕回到沈府!就算行走江湖的父女總是聚少離多,可像這樣同在京城卻不能一起過年還是第一次!

不隻是霽月想不通,就連傲雪都不知道抱怨了多少次,而一向對霽月傲雪關照有加的淩霜也不曾照麵,霽月回府過一次,可惜在府上既沒有看到父親也沒有看到淩霜,連瞻爺都沒了影蹤,這多少叫霽月心裏有些疑惑。

寄人籬下,形單影隻,孤苦無依,顧影自憐,在這個除夕夜裏霽月感受到了所有與孤獨有關的詞句,一顆惴惴的內心中滿是牽掛和不安。

午夜的刻漏終於將指針推向了新的一年的整點,代王府的上空燃起了七色的煙花,全院的男女老少皆以聚齊,大家夥兒在福祿的帶領下來到了秦劍閣,那裏代王早已經正襟危坐,這個不苟言笑的年輕王爺總是難得的一副老成,不過府上的人大多都已經跟隨了這個主子多年早就習慣了他的脾氣秉性。

代王的封賞不可謂不優厚,皇上賞賜的大多金銀物件兒他都毫無保留的轉送給了府上的人,能夠跟在這樣的主子麵前爺的確是眾人的福氣,所以,很難得的是,代王府的下人不是月銀拿得最多的,可卻是最滿足的。

對於第一次在王府過年的兩位側妃,代王妃也是拿出了幾分真誠,賞賜之物也都是平素來自代王和宮裏自己又舍不得用的稀罕之物,書雯書雅自是感激不盡。

一片祥和之中,下人已經將餃子煮好端到了秦劍閣,臨時拚起的幾張大桌子,酒菜早已擺齊,在除夕這一天,不論是主子還是下人大家都在一處吃年夜飯,這是幾年前代王遠走北境時就開始立下的規矩,現在,雖然人已經回到了京城,可代王覺得這個規矩要一直堅持下去,這輩子都不會改。

由於代王妃的身體,所以下人們都自動選擇了減少熱鬧的時間,吃過午夜飯後代王妃也早早地回明羽軒休息了,書雯和書雅兩位側妃本來是想伺候代王的可被代王推脫有事拒絕了,無奈,她們也隻好回到了自己的無憐居。

都說瑞雪兆豐年,很是應景的,代王走出秦劍閣的時候天空揚起了細小的雪花,不甚明顯,看不太清,可絲絲點點落在臉上卻極易感覺到的冰涼。

黑色的天空似瀑布一般籠罩著整個京城,隻有福祿手中的那盞紅燈發出暖人的光芒,照亮代王腳下那尺寸的土地。

代王不語,福祿不問,兩個人一前一後的走著,在一處岔路口福祿小心地提醒道“王爺,這才是回蓼風閣的路。”

“怎得?你真以為本王喝的連路都不認得了嗎?”代王轉向福祿臉上掠過一絲苦澀的微笑,福祿立馬在嘴巴上扇了兩下,“奴才不敢,奴才多嘴!”

“大年夜的,你也用不著這樣,顯得本王多麼暴戾似的!把燈籠給我吧,你也回去歇息吧。”代王歎息了一聲要過了福祿手裏的燈籠。

“王爺,奴才不累,還時陪著王爺吧。”福祿略有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