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的一聲,楊安康從肚子裏吐出一大口腥的薅的河水。
“咳咳咳……”,楊安康感覺肺裏好難受,肚子被一雙手有力的手快速的按著,耳朵邊傳來急切的呼喊聲:“康!康!醒醒,快醒醒!”。
楊安康慢慢的睜開眼,感覺腦瓜子嗡嗡的,視線由模糊變得清晰,看到周圍有四五個人圍著。4個八九歲的男孩和一個看上去三四十歲的中年男子。
隻聽那幾個男孩歡快的跳著叫著,“醒了,醒了,康哥哥醒了!”,這時中年男子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驚喜的喊到:“康,你終於醒了!”
“籲……”
他也終於呼了一口氣,便癱坐在地上。此時他頭發淩亂,全身濕透。旁邊的幾個男孩就隻穿著褲衩在地上叫著跳著。
楊安康感覺自己躺在地上有些難受,就慢慢的坐了起來,並一連提出了三個懵逼的問題:“你們是誰?發生了什麼事?我這是在哪兒?”。
那幾個男孩兒爭先恐後地對楊安康:“康哥哥,我是大軍,我是大華,我是山,我是風,你是在咱們屯子裏的河邊上,你剛才差點被淹死了!”。
楊安康抬眼看了看周圍的環境,一片青山綠水,陽光明媚,好像是下午三四點鍾的感覺。
這時那中年男子也:“康,你這是咋的了,怎麼這麼想不開呢?不就是沒考好嗎!你瞅瞅你辦的,這叫什麼事兒啊!這讓你爸你媽知道了,多麼傷心難過呀!”。
這時楊安康的腦瓜子還是嗡嗡的,聽那意思楊安康好像明白他的是自己想不開要跳河尋死。
“我沒有想不開呀?”楊安康心裏麵。
正在楊安康想再詢問幾句的時候,聽到東邊兒往這邊跑來了幾個人,其中一個胖女人,穿著藏青色帶碎花的衣裳,下身是棕色的那種體型褲,腳穿黑色的女士布鞋,邊跑邊撕心裂肺的喊著:“康…康啊,我的康兒啊…”。
這時中年男子從地上站起來對東邊兒喊:“大嫂,不用著急,別著急,康醒來了,沒事兒了,別著急,慢點跑。”然後回頭對楊安康:“看看你怎麼對你媽解釋吧!”
這時楊安康也趕忙站起來,然後就見那個矮了楊安康有一個頭的,胖胖的女人,跑到他的跟前,先抓著他的胳膊上下前後左右,仔細看看,然後哭著叫著,用手捶著楊安康的胸口,還有胳膊,對他:“康啊,康,你咋這麼想不開呢?你瞅瞅你要有個三長兩短,你讓我怎麼往下活呀”。邊還邊不停地流淚。
這時候旁邊的男子和後邊兒趕過來的幾個人都勸:“大嫂別哭了,孩子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快領去醫院,給他好好看看吧”。
這時楊安康也反應過來,看到眼前的女人還真是自己的媽媽。一臉驚喜的:“唉,媽,你怎麼來了?你好像年輕了不少?”緊跟著勸:“我沒事兒,就是嗆了幾口水而已。別哭了,別哭了,我這不是好好的嗎?”
女人見楊安康話表現正常的樣子,也慢慢放下心來。
“什麼年輕了不少,我都快著急的滿頭白發了。”並對那個中年男子鞠躬:“他三叔,謝謝!謝謝你救了我兒子。”
並拉著楊安康也要對這個中年男子鞠躬謝謝。
那中年男子連忙擺手:“不客氣,大嫂,咱們鄉裏鄉親的別見外。”
媽媽見他這麼,就:“那行,現在就不合你客套了,過兩到家裏給你整倆硬菜,好好答謝答謝你。”並回過身對後麵來的幾個人,還有幾個孩子:“一起到家去好好吃一頓。”
她拉著楊安康的手,對之前那4個男孩兒:“謝謝大軍、大華、山、風。”
還有後來的,有一個七八歲的姑娘叫翠花,是她跑回去報信兒的。還有楊安康不認識的陳叔,陳嬸,王嬸,李嬸四人。感謝了一圈兒之後,媽媽拉著楊安康往回家走,並絮絮叨叨的:“回家換身衣服,趕緊去醫院看看去,嗯,你這傻孩子可別再做傻事了,實在不行的話,要不你再複讀一年,我和你爸砸鍋賣鐵也要供你學習……”
楊安康也順勢就跟著媽媽懵懵懂懂的往回走。後麵的大人孩也跟著往回走,一路上也嗡嗡的個不停。
楊安康一邊隨眾人走,一邊打量周圍環境,整個屯子依山傍水。植被茂密。但是莊稼地很少。一條坑坑窪窪的土路從北向南貫穿整個屯子。路兩邊的房子高低不同,錯落在路兩邊,看起來都是老式的紅磚房,外圍有的是木柵欄,有的是磚牆大鐵門,能看出經濟條件的好壞。整體上看著與電影《特工爺爺》裏的農村院落相似,典型的東北農村風格。
過了差不多15分鍾左右,走到一處圍繞半身高的磚牆院旁,眾人都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