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當前這種情況下,達布哈基本上可以考慮到,挑戰者會做出一個讓自己也能夠保持一種充沛的戰鬥力的一個狀態。
那就是放棄攻守兼備,轉而選擇與達布哈一樣的注重放在攻擊上麵,然後讓達布哈見識一下他的力量,如此他們兩個人硬碰硬,那便必定會有一個失敗,並且挑戰者認為自己有這麼豐富的經驗,並且實力也足夠充沛,如果是與達布哈競爭的話,那他自己肯定能夠占據上風。
所以他覺得這樣做應該是很有用處的,這是達布哈對於挑戰者心思的一個分析,雖然他並不確定這個結果一定是正確的,但是在他的理解之中,這個想法絕對是比較實際。
而且也是有效的,甚至達布哈都能夠考慮到,如果挑戰者真的以這種狀態與自己對戰的話,那自己可能還真不是對手,因為在力量方麵那所依據的最主要的就是體力,如果體力不足的話,那麼很難在挑戰之中達到一個相互平等的狀態。
所以在當前這個局勢之下,達布哈既能夠考慮到他是會采用權力著重攻擊這個角度,同樣他也在擔憂,如果他在權力進行攻擊這個角度作出決定的話,那他應該怎樣才能夠防止這一決定,從而對他造成影響。
其實當他想到這一切的時候,達布哈的腦海中便已經勾勒出了一個畫麵,兩個人在對戰硬碰硬,然後達布哈失敗,挑戰者在對陣之中獲得優勢,最後將這個優勢完全擴大化,將達布哈擊敗。
這是一個結果,達布哈並不希望看到這個結果,所以如果他想要改變這一切的話,那他就必須做出一個最為讓人意想不到的關鍵點,那就是讓自己的攻擊方式也發生轉變。
他現在如果一味的攻擊的話,可能根本就沒有辦法擴大優勢,可如果他將這種攻擊完全縮減到一種防守的話這一種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當然,關於這種防守之前他也的的確確放棄過,因為在進行思考挑戰者心思的時候,他就已經把這種完全防守的狀態給舍棄掉,他覺得挑戰者不會去采用,而如今他覺得自己或許可以去采用。
因為在硬碰硬的狀態之下,達布哈是完全不占優勢的,因為他在體力方麵根本就沒有辦法與挑戰者相比,畢竟他已經征戰過了一場戰鬥,而且在這場戰鬥之中還消耗掉了大量的體力,雖然兩個時的補充對於他來也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但是在體力方麵它終究是沒有辦法達到一種充沛的狀態。
所以如果想要硬碰硬的話,那也隻能采取一次而已,一次過後如果失敗,那麼結果則畢竟是可想而知。
所以達布哈不願意去這樣嚐試,他不想讓自己有這樣的風險,所以反複思考這些,他決定自己可以采取完全防禦的狀態去消耗挑戰者的體力。
雖然關於這種方式達布哈也比較害怕,因為防守的狀態之下,他沒有辦法100的保證挑戰者不會破開自己的防禦,而如果挑戰者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達布哈也就是完全落敗了,他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抵擋優勢,甚至在完全防禦的狀態之中,他就連反擊都沒有辦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