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霍的神態極易察覺,尤其是在當前的情況下,他則是更加無法隱藏自己的情緒,所以他這句話才剛說出口,諸葛亮便馬上接,收到了一個十分強烈的訊號,那就是杜霍十分看重這件事情,並且他也會在這件事情上去多做考慮。
諸葛亮的眼神並沒有絲毫的挪動,始終停留在杜霍的身上,隻不過此刻他的腦袋裏卻想到了別處。
“陛下所說及時這的確不是一件小事,是臣把它看輕了。啟奏陛下,軍營中的調度,那是為了更好的防範來敵,自古以來軍營之中便經常出現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軍營之間的互相配合。
這一次臣並未告知陛下此事,那是臣的失誤。都怪臣考慮的不夠周到,忽視了陛下並未聽聞過此事的關鍵。
如今惹得陛下不悅,這份責任自然是由我來承擔,還請陛下不要責怪他人。另外關於新營地的選取的確是像之前陛下所聽聞的那樣。
因為具體的地點還未曾確定,並且這方麵的事宜也還需要進一步核查之後,才能徹底的決定下來,所以臣也就並沒有事先通知筆下,另外我也擔心陛下終日為這種事情勞碌,實在是太過於疲憊,所以但凡是能夠由臣獨自解決,然後最終彙報陛下的,臣便一定自行做主,解決了這些事情。”
諸葛亮給出的解釋從當前的角度上來看,倒也能夠被理解,當然如果他說的都是實話的話,可倘若在這其中有什麼謊言,那似乎也就不好分辨了,而此時杜霍身處在這個情形之下,他所做的考慮就是這究竟是真實的言語還是謊言?
杜霍皺著眉頭,此刻可以看出他心中的糾結,並且他似乎也並不願意去遮擋自己情緒的變化,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諸葛亮也能夠看出來自己內心中情緒的糾結,如果可能的話,或許諸葛亮會憑借著他那聰明的頭腦再做一次解釋,讓杜霍徹底對這件事情放心。
隻不過有關於這個想法,那也是杜霍自己所考慮到的。而事實上諸葛亮似乎並沒有這個想法,並且此刻他也是一直在等待著杜霍的回應。
兩個人當前的狀況倒也並不算是對峙,隻是在等待一個可能會出現的結果而已。
杜霍以為諸葛亮會多補充幾句諸葛亮,則是等待著杜霍盡快的給出答複,兩人就這樣互相等待著,但最終首先開口的終究是杜霍,畢竟此時這句話理應就是由杜霍來說。
“倘若你說的都是真的,那我倒還真不能夠去怪罪你,但是誰又能夠分辨出這其中的真假呢,你也知道我所了解到的隻是隻言片語,再怎麼說那也是你們的一麵之詞,不過真真假假對於此刻來說依然沒那麼重要,無論是真是假我都可以姑且相信你們所說的話,隻是這以後,我可不希望再出現如此類似的事情,不然的話即便是真的,我也仍舊要行使我的權利,讓你們知道,蒙蔽我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結果。”
杜霍說這句話的時候,基本上是將自己的情緒完全展現了出來,對於當前的情況,他的情緒展現倒是能夠起到一個比較好的作用,隻是此時諸葛亮的腦袋裏根本就不再去考慮杜霍所表達的態度。
因為相比起麵對當前的事情,諸葛亮則是更希望能夠把營地的事情好好的考慮一下,然後給杜霍一個準確的答複,因為既然營地的事情已經出現了,那麼杜霍詢問便是遲早的事情。
“臣遵命!”
諸葛亮畢恭畢敬的向杜霍施禮回應,而在這個時候,他則也是擺出了一副即將表達想法的姿態。
“陛下,就當剛才你囑咐臣的時候,臣也順便想了一下有關於營地的事情,既然陛下想要了解一切,那麼有關於營地所發生的問題,臣覺得陛下也是理應知曉。”
諸葛亮這句話一出口,那便也基本上是為自己爭取來了話語權。
“你想說就說吧,雖然我現在並沒有太多的興趣去過問,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