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發生那麼大的事,終究是瞞不住所有人,現在外麵的流言傳得很厲害,有人說曹鼎蛟曹文詔挾持了太子殿下,直接在山西登基了。
還有人說曹文詔直接在山西造反了,曹鼎蛟更是把所有的文武大臣一網打盡,曹鼎蛟更是在聚集流民,看樣子正準備扯旗造反了。
大順聞之震動,大清間之震驚,兩大勢力紛紛派人過去接觸曹鼎蛟,如果沒辦法打贏你的對手,那為什麼不讓你的對手加入你自己呢!
兩大勢力都非常的看好曹鼎蛟。。
大明南京城,幾大閣老,六部尚書,英國公等勳貴齊聚,眾人心思各異的隨之至奉天殿。
“都來了!外麵傳來的流言蜚語可曾聽說了?”
眾人一陣瞳孔放大,聚精會神的聽著皇帝陛下的指示,生恐放過了每一個字眼。
崇禎皇帝說著,他看向溫體仁:“兵部尚書陳新甲何在?”
新任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出班:“臣在。”
崇禎皇帝看著他道:
“偽清偽順最近頻頻調動兵馬,千萬要注意邊關,回頭下到軍令,督促各地總兵守將千萬要固守城防,不可妄動。”
陳新甲點頭,不過,對於此事他並沒有放在心上,大清和大順這一年來基本上沒有停過,天天在打仗,估計還要休養一段時間,才能恢複元氣,現在哪有什麼大仗啊。
陳新甲其人在邊疆多年,有才幹,有魄力,習邊事,可為文人統帥之典範。然不能持廉,才亦不可大用,終屢誤國事,貽後世以罵名。
陳新甲恭敬的說道:
“陛下,邊關初夏之際,按照常理大清端午可能在這個時候大規模入關,咱們的種子才剛剛種下去,敵軍至少要等到入秋之後才會入侵邊關,微臣在邊關待過許多年,其中不少道理還是懂的,還請陛下放心,各地的布置已經在籌備當中。”
崇禎皇帝不禁啞然,看了溫體仁一眼。
溫體仁上前:“陛下,治大國如烹小鮮,兵部徐徐圖之,並無不可。”
這話的確沒錯,崇禎皇帝點頭,又歎道:“朕還聽說……現如今,有人居然忍著京師內外造謠,更有甚者!居然汙蔑曹鼎蛟叔侄已經在大同造反,這等用心是何等的險惡?”
大臣們不好評論了,不過他們看向了崇禎皇帝目光非常的詭異,按理來說造反這種事情,隻要是有一丁點苗頭。
不管是多麼親近的大臣,作為皇帝陛下,心裏麵至少會有一些膈應,不說立馬派人拿下曹鼎蛟,至少也要派人去調查一下吧?這樣光明正大的為他站台,到時候真有其事,那陛下怎麼下得了台呢?
還有一些人的是平常沒有少收冰儆炭儆!大明朝都混到現在這個樣子的已經非常貪汙腐朽了,整個朝廷上下臃腫的官僚機構讓大明舉步維艱。
明末的時候稅收確實是很,然而真正用到實處的銀子卻沒有多少,要不然不會連軍隊的軍餉都發不出來了。
這突如其來的詢問,讓溫體仁等人覺得詫異,溫體仁皺眉:“不知陛下何出此言?”
崇禎皇帝淡淡道:“有一群讀書人進言,山西大同鬧得厲害,曹文詔,曹鼎蛟都有造反的嫌疑,說是人神共憤,聽說山西總兵曹文詔已是將此事壓了下來,卻是錦衣衛,奏報到了禦前。”
曹鼎蛟和曹文詔能夠封鎖住全城,卻鎖不住人心,人心是最經不起推敲的一件東西。
盡管山西那些涉案的高官全部被一網打盡,可是他們手底下有門生故吏,他們還有親朋好友,他們還有走狗親信,曹鼎蛟和曹文詔叔侄兩人總不能把全城人都抓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