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早已駕鶴西去,塵歸塵土歸土,崇禎小兒到底在說什麼胡話?難道腦子燒壞了嗎?”
皇太極還是一臉懵逼的問道。
範文程小心翼翼的解釋道:“此事是出自於出自明朝歸有光《項脊軒誌》中的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所死之年所手植也”。
崇禎皇帝這話的意思並不是問候先皇,而是說陛下你媽死了!你媽死了呀!”
“庭有枇杷樹,吾妻所死之年所手植也”。意思就是這個枇杷樹,在當年妻子死的時候種的。當別人說你爹開始種枇杷樹了,意思就是“NMSL”的意思,是罵人的話。現在隻能說不學點網絡知識,都不會罵人了!
對於這個時代的皇太極無疑是最惡毒的話了,皇太極冷著臉說道:
“崇禎皇帝真的是越活越回去了,如同這樣潑婦罵街又有什麼意思?既然他現在就在大同是吧?如果咱們能夠活捉崇禎皇帝,豈不是可以複製一個土木堡之變?大明江山那就是唾手可奪啊!”
皇太極不僅僅是被激怒了,更是覺醒他身為一個皇者的驕傲,所以他不進去想要打敗崇禎皇帝,更想把他的江山據為已有。
“兵發大同,活捉朱由檢,朕要這天下之大這世上隻有一個皇帝,那就是我皇太極。”
皇太極眼神之中的戰意凜冽,他要親自拿下大同,活捉明朝皇帝帶來的收益絕對比征服半個蒙古劃算。
皇太極也是說做就做的性格,大軍很快就開撥了。
大同城直接被皇太極圍住了,城外十萬兵馬非常的囂張。
泥濘的土地上,不知道何時就傳來一陣馬蹄聲,而後就是兵戈碰撞,人馬廝殺。
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百姓早已習慣於躲在家中,或者躲進深山。
雙方的戰場不斷擴散,終於一場大會戰,演變成為曠日持久的鏖戰。
這半個月的時間,幾十萬人馬在山西各個城池、各個州縣、各處山川交戰。
這樣的後果就是,雙方各有損失,卻不至於傷筋動骨。但若是哪一方想要抽身,就勢必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明軍主體處於被動防守的狀態,而且戰鬥力本來就不如人家,兼顧著還要照顧著這麼多災民,一心二用之下,自然是被打的節節敗退,很快就丟掉了大同周邊很多城鎮,明軍的主力損失並不慘重,全部都固守在大同附近。
崇禎皇帝雖然沒有親自上戰場,可他也在瞭望樓遠遠的看著整個戰場的形式。
明軍將士們雖然很努力的拚殺,可是在攻城戰之中依舊是損失慘重,他實在是不敢想象,這群士兵守城都這麼艱難了,若是他們需要帶兵攻打沈陽的話,豈不是會更加慘烈?
曹文詔有些尷尬的說道:
“陛下,現在山西還是新兵,雖然咱們士兵的數量更多,可是對方是身經百戰的清兵,陸陸續續打了幾十年戰了,咱們吃虧也是出乎不了意外。”
崇禎皇帝耳邊又想起了那些賊兵的叫囂,什麼活捉大明狗皇帝,什麼打進城池去分酒分肉?
崇禎皇帝感慨著說道:“邊軍都打不過人家了,更別提南京那邊那些衛所兵老爺了,怪不得他老是在朕耳別嘮叨著要改革軍製。”
崇禎皇帝說的那人正是曹鼎蛟,曹文詔也知道大明朝最牛逼的那個笑話,曹鼎蛟居然想帶著200萬大軍東征北伐,還說要把整個大明朝的軍戶都改革一下。
看著是個笑話,卻道盡了所有將軍們的心酸,曹文詔也明白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在戰場上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心軟的將軍。
曹文詔一臉嚴肅的說道:“多打幾次仗,精兵那就煉出來了,曹鼎蛟從朝鮮帶回來的那批兵才是好苗子,要是能快速補充到部隊,很快就能搭建起來一個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