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鼎蛟一直在給那些蒙古人的頭目中灌輸著一個思想:
你們輸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你們這些大人物的腦袋會掛在皇太極的城牆上,你們的男人會當奴隸。
你們的女人會被他們抓去,幫我們就是幫你們自己,你們不要忘了,去年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帶著兵馬來草原的時候,那可是被你們擊退了,就連多爾袞都差點被你們活捉了,你們還覺得皇太極不會秋後算賬嗎?
眾人仔細一想,突然覺得好像真的是這麼一個理,不過他們突然想起來了,曹鼎蛟就是當年那一位帶頭大哥呀,這貨果然是沒安好心。
曹鼎蛟笑著說道:“大同,山西,聯合旁邊的陝西,河南,宣府我們大明至少有三十萬兵馬,而此次入侵關內的環太極頂天也就五六萬兵馬左右,明軍配合蒙軍出動,我們強強聯手,把皇太極打他個落花流水,然後你們就可以獨享草原上的利益了,不必去看他們大清的臉色行事。”
察哈爾五部號稱七八萬騎兵,但誰都知道騎兵這個很容易虛張聲勢。
畢竟那千軍萬馬的騎兵洪流,哪怕隻有一萬人也很容易被相信有十萬。
可是自家人清楚自家事,曹鼎蛟明白,這五大部落加起來也才三四萬騎兵可以用的調動,再加上周圍大大小小的部落,他們確實是能夠湊齊五萬左右的騎兵,就現在整個大營就有不下四萬人馬。
……
整個大同城全都是一片肉香,那些參戰的守軍,還有一些願意幫忙守城的在災民,紛紛都吃上了酒肉,吃著肉的士兵和青壯們,看著那些同樣吃飽飯的妻兒,立刻幹勁滿滿地搶修城牆,無非就是坍塌了一些,用爛泥就能糊住,甚至在爛泥幹透前這樣更難以攀爬,泥裏埋一堆鐵簽子就更完美了。在搶修城牆的同時,他們還迅速製造一個個小型投石機或者說單梢砲……
大同本來是年久失修,可曹鼎蛟這貨顯出了以工代賑的辦法。
城外寬闊的護城河,雖然不值一提,裏麵幹涸見底了,不過,經過那些災民的加寬和挖深之後,也成為了一道小天塹,清兵不丟下幾百人馬都對不起這些勞動人民的努力。
然後大同的城牆本來就是巍峨無比,那些災民們用著勤奮的手腳將其修繕修高,而且早就考慮到了可能會遭遇外敵的事情,他們搭建的很多工事直接可以投入使用。
災民版本的投石機別想有多牛逼,當然,是簡易版。
準確說就是像搭棚子一樣,用木頭交叉綁兩個架子,下麵埋土裏,上麵擔一根橫梁,橫梁上一邊長一邊短十字交叉一根長杆,短的一端拴幾十根短繩,下麵一堆青壯甚至女人拽住繩子。
長的一端用繩子拴個兜子,青磚或者石頭往兜子裏一放,短的一端下麵那些人猛然向下拽,於是後麵的青磚就扔出去了。
這東西其實叫合砲。
野戰時候在戰場上應急製造的小型投石機。
質量慘不忍睹。
金汁這玩意兒倒是比較管夠,上百萬人馬每天的吃喝拉撒不計其數,估計到時候城牆上絕對是供不應求,總而言之,打起仗來民軍的兵力或許不足,但是了勞動力絕對是足夠的。
曹文詔正在調配城內的青壯,寧安公子這位不省心的爺還跑到大街上到處宣傳,直接把崇禎皇帝的行蹤,也就是他自己的行蹤暴露給了那些老百姓那些災民們。
寧安公子甚至告訴老百姓們,道:
“鄉親們,陛下知道你們受災了,現在已經親自趕到了大同,沒想到咱們好不容易扛過了大旱,那些該死的清狗又跑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