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山西又出事了?(1 / 2)

內閣裏,很安靜。

大家都知道,溫體仁的心情不好。

因而,所有人都躡手躡腳的,生怕觸了溫體仁的黴頭。

山西那邊的讀書人鬧得凶,其實是情有可原的。

現下發生的事,太大了。

山西大旱不說,上上下下的官員還被人家曹鼎蛟一網打盡,這是國朝百二十年來聞所未聞的事情。

一個三品按察司雖然有權力調查判決犯官,可是權限也畢竟有限。

到了知府布政使這個層次的官員,就要移交給督察院才的審核判決,曹鼎蛟最多就是隻有傳訊上奏的權利,然後等待上麵的判決。

如今,皇帝陛下不聲不響的就跑去山西了,一走就是將近一個月。

而且聽聞山西那邊好像發生了大戰,雖然戰況不知道如何。

可君子不坐危堂,咱們的天子更加是如此,怎麼能如此兒戲?一個操控不好,就是一個土木堡之變。

百官不幹了,你溫體仁難道不應該去勸誡一下?然後把皇帝陛下接回來,你還想做王振不成?

其實已經有不少眼紅的大臣私下將曹鼎蛟比成了王振,那個慫勇皇帝陛下去土木堡的太監。

溫體仁也知道自己管不了崇禎皇帝,對於他對曹鼎蛟的厚愛也算是心知肚明,曹鼎蛟能搞到銀子,溫體仁還是非常欣賞這個小夥子,因為他讓自己那個內閣壓力小了不少。

漢武帝都需要一個桑弘羊,崇禎皇帝有一個曹鼎蛟,在他眼中看來並不算什麼。

可天知道士林那兒,會鬧出什麼幺蛾子了。

溫體仁坐在公房裏,他表麵上是無事人的模樣,可心底深處卻也知道自己騎虎難下。

當然,其實聲譽還隻是其次,是非曲直,後人自會明白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真正擔心的,卻是自己的後代。

他知道他就算再怎麼討好皇帝,也必須要在規則之內辦事,成了麵捏內閣那不算什麼,就怕被人斷了後路。

有個翰林院侍講開口說道:

“溫公,又有幾封彈劾曹鼎蛟,曹文詔的折子,繼續留中不發嗎?”

溫體仁臉色平靜的說道:

“都收起來吧,等陛下回來之後,老夫全部麵呈給陛下。”

那個翰林院侍講麵露喜色,言道:

“如此甚好,想來那些讀書人會消停一些了,據說國子監的學子還準備串聯上書請除國賊呢!”

溫體仁身子一震,臉上的表情不變裝作不經意的問道:

“國賊?誰是朝廷的國賊呀?嗬嗬…”

“大人多慮了,絕對不是您!隻不過山西百萬生民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嗷嗷待哺,窮困潦倒,餓俘遍地,下官實在是為他們擔心。

陛下內庫不是還有許多的銀子嗎?為什麼不能慷慨解囊從江南購買糧食去賑災呢?”

這個翰林院的侍講神色憂鬱的說道,一副為國為民的模樣,充滿了人性光輝。

溫體仁臉上露出了不屑之色,原來是有些人動了不該動的心思。

失去了北方和遼東兩大走私地後,又丟失了京城這個耗糧大戶,這讓很多江南的家族很不甘心,他們急需為自己糧食找到下家。

盡管崇禎皇帝也在江南購買了一些糧食,因為扣除了運費的關係,反而消耗少了不少。

糧食的問題也不會像在京城那樣困難,就連漕運的作用都小了不少。

溫體仁啞然失笑,道:“這些事情老夫可做不了主,不過,陛下親自押送了一批糧食去山西,想必山西還可以堅持一兩個月。”

少傾,有人走了進來,恭敬的說道:

“溫公!陛下現在已經啟程回京了,過兩日就到了,陛下指名讓你親自去接駕,還請溫公安排好。”

溫體仁長歎了一口氣說道:“行,老夫一定到場親自迎出三十裏,還請陛下放心,你回去複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