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這一聲陛下駕到,並不是說崇禎皇帝馬上就要上來了,而是讓大臣們整理好隊伍準備迎接崇禎皇帝的到來,各官員按照三公九卿六部百官以品階排成隊列,恭候皇帝陛下的到來。
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
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禦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通常,皇帝駕臨太和門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頭禮。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大臣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提出問題或者做出答複。
少傾,百官已經排好了隊列,曹鼎蛟屬於地方上三品的文官,來到中央參加朝會就要自動降半級,按理說應該被安排在百官靠中間的位置,卻不知道為何,居然有人把他安排在了前半段。
曹鼎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想混日子,看似站著,卻有些昏昏欲睡,淩晨的早朝對他來說實在是太早了。
古代的官員上班時間比現在早得多,講究雞鳴即起,天還沒亮就要去中央朝廷報道。
等你九點去上班,人家明人早都工作幾個小時了。
古代公務員的所屬機關,可分中央和地方兩類。
凡在中央各機關供職的官員,一定品秩以上,或有職務所規定,必須參加由君主親自主持的朝會。
朝會有大朝、常朝等區分,除法定的節假日外,這種具有實際內容的常朝,幾乎每天都要舉行。
參加朝會,是古代京朝官每天按時上班的第一要務,凡無故缺席,遲到早退,或朝班失儀,都屬於違紀。
華夏曆代朝廷處罰起來都很嚴,官人無故不上班的,內外官員應上班而不到的,缺勤一天處笞二十小板,每滿三天加一等。
滿二十五天處杖打一百大板,滿三十五天判處徒刑一年,倘是軍事重鎮或邊境地區供職的“邊要之官”,還要罪加一等。
百官之首的溫體仁將一些重要的奏折遞交了上去,崇禎皇帝審視著這上麵的奏折,眉頭皺成一團,南方那邊又發生了洪澇,大明還真的是多災多難。
明朝最勤奮的皇帝應該是亡國君主崇禎皇帝了。
曹鼎蛟都為這位老朱同誌感到悲哀,勤奮有個錘子用,整個朝廷的係統全部癱瘓,要麼就是太貪,要麼就是太廢物,你說你有本事也好啊,本事全長在那撈錢撈銀子上麵,有軍事天賦的幾個人全部被整死了。
……
因為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崇禎雄心壯誌,立誌做個中興之主,每日批改各地奏折到淩晨一,二點是很常見的,每日早朝必到,比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還要勤政。
然而,每天上朝的皇帝隻出現在明朝,其他朝代的皇帝根本不會這樣做。在秦朝,皇帝和他的大臣們三天一小聚,不用說早朝,甚至連定期出朝都不存在。
在漢代後期,為了表明皇帝對國家事務非常上心,他要求大家每五天開一次會。
從那時起,才有定期舉行會議。後來的朝代都在學習他們的基礎上多少改變一些。
少傾,崇禎皇帝這才開口說道:
“不曾想,福建那邊又發生了大規模的洪災,命戶部快籌措糧食,周邊省份先接濟一些糧食,朝廷稍後就會撥調糧食下去,命令官府一定要注意好救災事宜,一切以百姓性命為重。”
崇禎皇帝小心翼翼的處理著這些案件,都是一些天災人禍,混水摸魚的曹鼎蛟眼皮都在打架了。
昨天沒有休息好,才睡下去兩個時辰不到就要起來打卡,再加上一路上的顛簸,就算是他的身子是鐵打的,也有些扛不住啊。
曹鼎蛟萬萬沒有想到,那些邪惡的大反派居然要對他這隻可憐的小貓咪下手了。
“臣周延儒彈劾山西按察使曹鼎蛟處事不公,逾權行事,越權行事。背地裏勾結了遼東清賊,勾結順賊……”
“臣張公瑜彈劾曹鼎蛟勾結蕃王,青島超額蓄養私兵,並且中飽私囊,貪汙朝廷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