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獄中題壁》(1 / 2)

“噝!此時此景此詩,堪稱一絕,曹鼎蛟文采斐然,若非親眼所見,老夫實在是不信啊。”

刑部侍郎又多次念了幾遍,眼神之中的震驚之色更甚。

此詩,大有來頭。

張儉是東漢名仕。《後漢書·黨錮列傳》記載,東漢末年,中常侍侯覽仗著皇帝的恩寵,在山東老家和家人為非作歹,殘害百姓。

張儉出於正義和蒼生的福祉,上書彈劾侯覽和其母親,請皇帝誅殺他們。但侯覽不僅截留了張儉的彈劾章表,還勾結其他人誣告張儉和同郡的二十四人“結黨”。

於是,朝廷發文書欲捉拿張儉。得知消息,張儉被迫逃跑,見有人家就去投宿(望門投宿之意)。

這些人家,不管認識或不認識張儉,隻要聽到他的名字,無不因為敬重他的德行而收留他。

據說,張儉所投靠的人家,被處以重刑的就有好幾十戶,有的人家族的親屬都被處死,這個地區的人口都一度蕭條。

當張儉逃到了李篤家,負責追捕的毛欽帶人來查問。

李篤對毛欽說:“張儉是天下的義士,大家都知道他沒有罪,即使張儉現在在我家,你忍心抓走他嗎?”

毛欽聽了這番話,歎息一聲就走了。最後,李篤把張儉送出關外,二十四年後,黨錮之禍解除後,他才回鄉裏。

如今,曹鼎蛟自比張儉,認為自己所作所為乃是大義,而倪元璐等人自然不必多說,就成了東漢的候覽了。

杜根也是東漢名仕,杜根生活的年代,太後執政,外戚專權。

杜根認為漢安帝已經成人,理當親自處理政務,便和一些正直的大臣一起上書勸太後還政於安帝。

這極大激怒了太後,她讓人用白色袋子裝著杜根,要將其在大殿上活活打死。

但是行刑的人都知道杜根是正直的人,佩服他的為人,行刑的時候沒有用力,

打完就用車子把杜根迅速地運出城去。

後來,太後讓人來檢查,杜根就裝死,一連裝了三天,直到眼睛裏生了蛆(忍死),人們都以為他死了,這才逃過一劫。

曹鼎蛟寫下上下兩句之後,又寫出了後兩句無比豪邁的詩句,雖然這兩位大臣都是忠直賢臣,可某曹鼎蛟不願意牽連他人,寧可自己忍受委屈,以笑對死亡,為大義而犧牲又如何?

這份豪情可驚天地,更泣鬼神。

不管別人怎麼想,高季已經算是心悅誠服,曹鼎蛟雖然在皇宮之外打了人,他也是為了保護稅銀使其不落入別有用心的人手上。

到頭來他也並沒有想要貪汙這筆銀子,他隻是想將這些銀子交到皇帝手上去,就衝著這一份忠心耿耿,高季也粉了曹鼎蛟,曹鼎蛟實力圈粉。

高季低聲說道:“徐大人,這位坦蕩的君子以自己的性命來保護稅銀,其浩然正氣,足可敬也,絲毫不遜張儉、杜根!”

徐石麟有心想要反駁,道:“可他打的是朝廷的人,打的是朝廷命官,這……”

高季又道:

“徐大人又忘了一點,大家都是朝廷的人,可戶部又有什麼權利去征收鹽稅稅銀?

大人可別忘了,六都鹽政轉運司全部被陛下給廢除了,倪尚書他們這樣已經算得上是逾權行事,若不是曹鼎蛟鬧得太大,根本就不要進我們刑部啊。”

徐石麟張大了嘴巴半天說不出話來,那他幹嘛要在這裏折騰?搞了半天原來曹鼎蛟無罪,這豈不是有些荒唐?

周延儒這是抓住了大牢的鐵欄杆,不敢置信地看著這一幕,曹鼎蛟這個令人厭惡的家夥居然寫出了如此精妙的文章,這書法挺不錯,居然是楷書,粗獷大氣而且豪邁,寫出了剛猛的氣勢。

曹鼎蛟還沒穿越的時候就在鄉下呆過好多年,爺爺是個老文青,平常就喜歡用筆墨寫字。

猶記得,每回他回家的作業都是拿毛筆字寫的,要是讓爺爺看到了鉛筆和文珠筆,少不得一頓竹筍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