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朝堂一向都是給文官集團讓步,隨著宦官集團和武勳集團越來越不能打,文官內部自己一直有著優良的內鬥傳統,內耗是大明揮之不去的陰霾。
就在王承恩北上,曹鼎蛟困於山東濟南,北方幾大名將都陷入苦戰,整個大明到處都燃起戰火之時,南京也是謠言四起。
什麼陝西這邊已經被蒙古韃子攻下,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然後統統被人擄去了,什麼官軍主力在北直隸大敗,更有傳言皇太極一戰擊敗了北方幾大明軍主力,韃子已經殺入關內,到處篡奪州縣製造殺戮。
四川也是傳來了壞消息,張獻忠居然拚死打破重圍,數萬大軍殺入陝西,明軍的包圍網居然是沒有攔住,甚至損失不小。
煌煌天明,竟是一副亡國的景象。
明朝的底蘊和底子有多爛隻有朱由檢知道其中的苦楚,還有大明少部分忠臣良將有著清醒的認知。
大明首輔溫體仁還牢牢地占據著朝堂,崇禎皇帝也很難受,大明的戰場被分割成了四大塊,而且消息也特別的堵塞。
四大戰場已經好幾天沒有傳來好消息了,他剛剛下達旨意讓曹變蛟領著青島海軍陸戰隊收複北直隸,其他三大戰場的戰役卻突然打響,崇禎皇帝也是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奉天殿,文武百官都是一言不發,崇禎皇帝冷聲說道:
“大明這是怎麼了,陝西有蒙古韃子肆虐,闖賊在北直隸無比囂張,皇太極又來摻合一腳,三大軍鎮愣是打不贏他,現如今濟南城又被代善圍了,還有什麼糟糕的消息嗎?
對了,張獻忠那狗賊也跑了,穀城大小官員可是真的給朕長臉啊,朕丟不起這人。”
崇禎皇帝所說之事,便是張獻忠駐紮在穀城的時候,大小官員朝著他索要賄賂,而朝廷內部幾個大員也是趁機撈取好處,結果此事引起了天下的震動,他這個皇帝也是臉上無光啊。
“而爾等自翊為忠臣良將,如今可有什麼良策教朕,五年平遼?直取敵酋首級?”
崇禎皇帝在朝廷上勃然大怒,百官卻是唯唯諾諾說不出一個主意來,溫體仁等幾個閣老也是想不出來對策。
夏日的餘溫尚在,烈日烘烤下,應天府的百姓還在伺候莊稼。
今年是風調雨順的一年,再加上朝廷治河有道,馬上就是一個可以預見的大收之年。
綠油油的隴畝之間,紅薯,土豆,占城稻,穀子長勢喜人,田野之間也是充滿綠意,金黃色的穀穗隨風搖擺。
不時有雀兒成群結隊下來,孩子們的任務就是沿著隴畝奔跑,不亦樂乎地驅趕麻雀。
幾個身後插著旌旗,騎著快馬的士兵奮力的揮舞馬鞭,額頭上冒著汗水,一路穿插在官道之上,直奔南京。
“延安府失守,西安府失守,平涼府,漢陽府,鳳翔府失守……”
崇禎皇帝不敢置信的看著手中的戰報,感覺舌頭一甜,整個人眼前一黑就昏厥了過去。
最後還是被身邊的他已經曹化淳扶住,眾人手忙腳措的掐人中,喊太醫,崇禎皇帝這才幽幽的醒來。
陝西秦軍主力一戰而歿,陝西全境幾乎全部失守,總兵死兩個,參將死了三個,仆從軍遊擊將軍虎子也掩護大軍撤退,力戰而亡。
大大小小三萬多人馬傷亡,四五萬人被俘,巡撫孫傳庭帶著少部分突圍到了太原府。
帝師孫承恩特地寫來奏折:
“此戰之敗,非戰之罪,實屬時運不濟,蒙古韃子臨陣背叛之,又遭叛軍圍攻,實屬無奈,還請陛下明鑒,傳庭雖然身負重罪,還請陛下予以戴罪立功之機會,老臣伏首拜之。”
崇禎皇帝愣了半天就是說不出話,百官這時候則是群情激昂,為了顯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大家都是口誅筆伐。
“孫傳庭實在是不當人子,此等奸臣毀壞我大明基業,綺騎立出,將其捉拿歸案才是。孫傳庭應負失土之責,還請陛下明鑒。”
“蒙古韃子甚是可惡,臣早就斷言不可輕信之,山西巡撫曹鼎蛟卻為其擔保,如今我軍卻遭逢大敗,皆是起因於此,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曹鼎蛟曹巡撫還不知道這個道理嗎?還請陛下下旨斥責。”
“陛下,孫傳庭使我大明痛失一臂,孫總督還處處維護首惡,現在不該,還請陛下捉拿孫傳庭歸案。”
……
崇禎皇帝雙眼空洞地看著自己的大臣們,這些人這時候不想著如何去解決問題,卻一味的想著彈劾別人,處置別人,就算是殺了孫傳庭就能挽回敗局?
崇禎皇帝也不是傻子,他仔細的看了看戰報,他本人雖然不是什麼軍事統帥,可孫承宗和孫傳庭兩個人聯手寫好了此站的前因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