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忍了許久,最後輕輕的一拍桌案,言道:
“錦衣衛指揮使吳三桂聽令,眾愛卿彈劾曹鼎蛟,朕命你速速查清此事,不得有誤,看看他們所言是否是真。”
錦衣衛指揮使吳三桂出列,雖然他隻是三品的官員,可是因為身處特殊的暴力機構,再加上他本人也非常的強勢,所以他的權利達到了曆代指揮使的巔峰,深受崇禎皇帝看重。
“下官領旨。”
吳三桂接旨。
底下文武百官則是私自議論開來,用著細不可聞的聲音向後麵傳遞消息。
“曹鼎蛟還真的是深受陛下看重,看來此事是不了而之了。”
“現在也為時尚早,還不是處置的時機,靜心等待吧。”
“曹鼎蛟又不是聖人,總不能一輩子不犯錯吧,咱們就等著他恃寵而驕的那一天。”
……
溫體仁當初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
入閣後他逼迫周延儒引退,自己成為首輔。
盡管溫體仁感覺到年老體衰,不過因為這些年曹鼎蛟的出現,很大一方麵上改變了大明的國運,也讓他這個首輔日子過得好一些,這才沒有蒼老得這麼快。
但今日的猝不及防,還是讓他心悸不寧,溫體仁盡管心情不太好,不過該說的大事還是要拿出來議一議。
溫體仁出列:
“陛下,還有一事,老臣要上奏,得天之幸,祖宗保佑,將士用命,陛下鴻福,曹變蛟總兵官收複北直隸,拿下京師,此為大明之喜事,老臣為陛下賀。”
溫體仁還是有不少特權的,百官都是翹首以待,崇禎皇帝納悶的說道:
“愛卿怎麼又提起此事?十天前的消息早已是人盡皆知,闖賊李自成也在押往南京的路上,愛卿老糊塗啦。”
崇禎皇帝隨口開了個玩笑。
百官卻不敢笑,溫體仁卻道:
“陛下,老臣以為還於舊都,迫在眉睫呀。”
不少官員紛紛附和,南方和北方的官員都是各執一詞,有人想要安穩,有人覺得舊都更具龍氣。
崇禎皇帝敲著桌子,摸著下巴說道:
“溫卿家今年有七十了吧。”
溫體仁一聞,趕緊答道:
“回稟陛下,微臣是萬曆元年生人,至今方才六十有四。”
“原來如此,倒是朕記錯了,遷都之事改日再議,爾等戶部內閣拿出一個章程,大概需要花費多少銀子,方能遷都。”
曹化淳掐著尖細的嗓音說道:
“退朝。”
於是,文武百官散去。
……
溫體仁走在路上越想越心驚,心道陛下怎麼會說自己年齡到了七十歲呢?難不成陛下已經嫌棄我太老了麼?
溫體仁走著走著,就看見自己幾個門生故吏走了過來,他們都是自己精心培養的勢力,也是從浙江這邊招來的得力幹將。
可是,剛剛在朝堂上彈劾曹鼎蛟的就有他們幾人的份,溫體仁冷笑著說道:
“你們還有臉來見本官,一個個膽子大了,居然敢不把本官放在眼裏了,真當本官是泥塑的不成?”
溫體仁下手特別的黑,很多忤逆他的官員都被他發配到邊疆去了,說是要改造思想,實際上全都是一套組合拳打擊讓你翻不了身的那種。
他們幾人趕緊說道:
“還請明公恕罪,我等也是試探一二,並非是想要忤逆明公。”
“試探?談何試探,曹鼎蛟是那麼好惹的嗎?我當初花大力氣把你們保下來可費了不少功夫,留著你們的狗命不是讓你們來替我惹麻煩的,想要報仇,你們也得有那個實力才行。”